【文字解读】《关于印发淮北市2025年秸秆禁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浏览次数:477 信息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5-05-30 20:06 字号: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省级文件要求,解决秸秆露天焚烧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淮北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方案。当前,秸秆焚烧已成为影响区域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且易引发火灾和水体污染。通过强化禁烧管理、推动综合利用,实现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关于印发淮北市2025年秸秆禁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淮环委办〔202519以下简称《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方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扣乡村振兴和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坚持属地管理、源头控制、疏堵结合原则,旨在构建秸秆禁烧长效机制。其意义在于:一是环境效益: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二是社会效益:通过责任压实和科技手段,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三是经济效益: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促进绿色农业发展。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一)前期研究。认真研判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际工作需要情况

(二)文稿起草。组织座谈讨论,随后起草该方案的初稿,于415日形成方案(初稿)》

(三)征求意见。初稿形成后,我2025416日至2025520日向相关单位征求意见,征集时间结束后未收到反馈意见。

(四)会议研究。521日召开协调会议研究。

(五)正式印发。2025522日,正式印发《关于印发淮北市2025年秸秆禁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淮环委办〔202519号)。

、工作目标

2025年实现全年全域秸秆禁烧,禁烧范围涵盖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及树枝杂草等,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重点防范离田秸秆堆场火灾和倾倒河道行为,确保零火点目标。

、主要内容

1.责任体系构建

建立市、县(区)、镇(街)、村(居)四级包保机制,实行党政同责,明确各级监管责任到人,确保块块有人管、监管无盲区

部门联动分工明确,生态环境部门统筹协调,公安、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等12个部门按职责协同推进,形成监管合力。

2.全过程监管措施

重点时段管控:夏季(520720日)和秋季(9201120日)强化四盯(盯机械、田块、人员、时段),落实秸秆留茬高度(≤12cm)、粉碎长度(≤8cm)及六净要求(田头、坟头、路边、河坡、沟渠、树下无堆积)。

科技赋能:利用铁塔高空监控、无人机巡查实现24小时全覆盖,结合人工巡查组动态排查,确保火点发现即处置

3.应急处置与处罚机制

镇(街)需制定应急预案,组建村级应急分队,配备洒水车、旋耕机等设备快速响应火情。

严惩第一把火,对责任单位扣除保证金20万元并公开问责;后续火点按数量阶梯式追责,从通报批评直至党纪政纪处分。

4.综合利用与资金保障

推广秸秆五化(肥料化、燃料化等)利用技术,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

市财政列支78万元专项经费,县(区)配套资金并实施禁烧保证金制度(县区级最高200万元),完成目标全额返还,未完成则按火点数量扣罚。

六、创新举措

首次将铁塔监控与无人机巡查结合,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通过经济杠杆压实责任,对县(区)、镇(街)分级收取保证金,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区分第一把火与后续火点责任,明确从行政处分到取消企业资质的多元惩处措施。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计划

强化宣传:通过媒体宣传和入户动员,提升群众禁烧自觉性。

动态督导:市级6个督导组和20个巡查组全程督查,结果纳入年度环保考核。

长效机制:结合乡村振兴,探索秸秆离田补贴与综合利用产业链培育,推动禁烧工作常态化。

下一步,淮北市将聚焦重点时段巡查和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确保方案落地见效,为全省秸秆禁烧提供示范。

八、解读科室和咨询人

淮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何如良  0561-3040400

 

文件下载

电话咨询

优惠内容

我要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