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回应-体重管理】破解体重管理误区,这样减重才健康
近日,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副主任药师何荣芬,营养师王洁洁做客市传媒中心《名医直播间》栏目,解答大家对于体重管理方面的困惑。
2025年是“体重管理年”,国家提出的相关目标极具前瞻性与必要性,这对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意义重大。体重异常,尤其是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很多人觉得“体重数字降了就是瘦了”,这种认知其实并不准确。真正的健康减重是减少脂肪量、保留肌肉量,而非单纯掉体重。建议关注体脂率、腰围等指标,而非只看体重秤数字。
很多人减重时会“完全不吃主食”,这种方式可行吗?专家表示不可行,很多人减肥时第一个放弃的就是主食,认为“碳水化合物是发胖的元凶”。其实减肥不必戒主食,关键在于选对种类、控制分量、合理搭配。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高纤维的优质碳水,包括全谷物(糙米、燕麦、全麦面包、玉米、藜麦)、杂豆类(红豆、绿豆、鹰嘴豆)、根茎类(红薯、紫薯、山药、芋头)。要控制精制碳水摄入,像白米饭、白面包、糕点等精加工主食升糖快,易饿且易囤积脂肪,可少量搭配,但不宜作为主要来源。建议每餐主食约1拳头大小(生重约 50—80克);早餐、午餐可稍多,晚餐适量减少,避免睡前过量摄入。
“减肥只能吃蔬菜,不能吃肉”,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专家表示没有科学依据。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一个观点:“吃蔬菜=健康”,可以减肥;“吃肉=不健康”,会胖。首先,吃蔬菜的好处:热量低、饱腹感很强、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微量营养素能参与身体代谢、维持生理功能等,对健康至关重要。但是蔬菜也有自己的“缺点”——宏量营养素(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非常少,如果大量摄入蔬菜而忽略肉类及主食的话,摄入的能量低于基础代谢能量,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就会减慢,这样一来减重就会更困难。其次,肉类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而蛋白质能增加饱腹感、维持肌肉量,对减重至关重要。关键是选对肉、吃对量:优先选鱼虾、去皮禽肉、瘦牛肉等低脂高蛋白肉,避免五花肉、肥牛等高脂肉;每天摄入量控制在1—2个手掌心(不含手指)大小,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少油炸。
现在超市货架上常见的“零糖饮料”以及“零卡饮料”非常受年轻人的欢迎,长期喝安全吗?专家表示,“零糖”即非营养型甜味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是这个圈子里的三大巨头,如果大家细心研究加工食品的配料表,会发现,很多食品里都有它们的影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没有热量,或者因甜度超高用量极少,因此热量可以忽略不计。它们虽然不会产生热量,却并不能带来天然糖给人体的满足感,甚至还会提高大脑对甜味的偏好阈值、降低人体对甜味的敏感度。所以,非营养型甜味剂并不能降低人们对甜味的喜爱与痴迷,反而会刺激食欲,让大家吃得更多,更容易发胖。
皖公网安备 340600020100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