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回应-科学防蚊灭蚊】严防“无形杀手”科学防蚊灭蚊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淮北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8-19 17:33 字号:

无水则无蚊。随着气温升高和雨水增多,容易在积水环境中生长繁殖的蚊虫也随之活跃起来。它们不仅叮人吸血、骚扰安宁,更可能成为传播疾病的“无形杀手”。2025年淮北市伊蚊幼虫孳生地现场调查结果显示,建成区布雷图指数超标,极易引起蚊媒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如何科学有效防蚊灭蚊?疾控专家带着大家一起来划重点。

下雨时:重点灭杀室内成蚊

重点部位:室内公共场所、地下室、停车棚、楼梯间、堆放杂物墙角、阴暗阴凉场所等。

锁住入口:检查并关闭所有门窗缝隙,确保纱窗无破损,杜绝蚊虫“随雨”入内。

清理藏蚊区:重点排查地下室、楼梯间、储物间、家具背后等阴暗潮湿角落,清空所有积水容器。

强化防护:在卧室、客厅等常用空间配备蚊帐或捕蚊灯,及时清扫院子落叶与堆积杂物,消除蚊虫藏身之地。

下雨后:全面清理积水“育蚊室”

花盆及托盘:花盆底盘、观叶植物盆栽积水。

室内容器:废弃塑料盒、玻璃瓶、泡沫盒、金属罐、一次性水杯。

庭院积水点:旧轮胎、瓦砾、落叶堆、假山水池、闲置水桶。

下水道与排水沟:地漏、排水沟、明渠、内涝河段。

公共设施:空调外机顶、消防栓底座、路障底盘。

其他隐蔽处:竹管、树洞、井盖钥匙孔、电梯井。

操作要点。主要措施:疏通管道、清除积水,无法清除的积水,可投放灭蚊蚴剂,根据下雨情况及时更换和补充灭蚊蚴剂,避免雨水冲刷导致杀虫剂浓度下降影响杀灭蚊幼虫的效果。重点区域:应聚焦在室内及有遮挡的避雨场所,如对停车棚、地下停车场、室内楼道等区域开展空间喷雾;室内楼道、空置屋、有遮挡的杂物堆还可补充开展滞留喷洒。翻盆倒罐、彻底排干:倒空所有可积水容器,并在雨后24小时内彻底清理;对阳台、后院等无法倒空的缸槽加盖或倒置。定期检查:每周至少一次,确认无新积水。

雨后防蚊“六要诀”

斩草除根:台风或暴雨过后24小时内,清理所有积水,倒置容器。

精准打击:蚊虫活跃期使用低毒喷雾于墙角、缝隙。

物理隔绝:安装或修补纱窗、纱门,睡眠时使用蚊帐。

个人防护:穿浅色长袖长裤;外出或在积水区域可涂抹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驱蚊液。

居家清洁:及时清洗、清理室内水生植物、花盆托盘,饮水机水槽,空调冷却水等;及时清理外卖饭盒、泡沫箱、垃圾袋、餐余垃圾等;不要在天台上种花、种草、种菜。

其他注意事项

长期防控:每周检查积水,保持环境干燥,水生植物每周换水并刷洗容器。

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

雨后24小时,是灭蚊黄金期,行动越早效果越好。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切断蚊虫繁殖链,降低叮咬风险。

淮北市疾控中心 整理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