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推进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淮北市商务局 发布时间:2025-08-01 08:39 字号:

《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淮政办秘〔202521已经2025712日市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5717日施行,现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2019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出台实施。2024415日,安徽省商务厅等16部门印发《安徽省深化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皖商办建函〔2024101号)。根据国家、省有关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我市电子商务发展实际,717日,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淮政办秘〔202521(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出台《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是我市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及《安徽省深化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具体举措,有助于加快推进我市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有效结合,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激发转型升级新动能、拓展群众增收新渠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推动我市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我市电子商务发展实际,市商务局牵头起草了《淮北市推进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在《实施意见》修订过程中,市商务局依法开展了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等程序,经论证、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并修改完善后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公布施行。

(一)文本修改情况。20251,陈英副市长主持召开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会上征求参会14家单位和7家企业意见建议,形成《淮北市推进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二)征求相关单位意见情况。2025218日,《实施意见》书面征求18家单位意见,收到18家单位反馈意见。其中10家单位无意见,8家单位反馈意见建议9条,采纳5条,未采纳4条,未采纳建议已与相关单位沟通协商一致。202573日,《实施意见》再次书面征求18家单位意见18家单位反馈无意见。

(三)公众参与情况2025311日,我局在市商务局门户网站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至2025419日公示期满,未收到反馈意见。

(四)专家论证情况。2025529日,通过专家评审。

(五)风险评估情况。2025522日,通过市委政法委淮北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简易程序报备。

(六)及公平竞争审查情况2025612日,通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平竞争审查。

(七)合法性审查情况2025617日,通过法律顾问合法性审查。2025623日,通过市司法局合法性审查。

(八)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2025712日,市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实施意见(送审稿)》,717日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施行。

四、工作目标

力争网络零售额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网络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左右;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5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专业市场、商场、超市等传统商贸业电子商务应用全覆盖。

五、主要内容

电商载体布局:制定全市“十五五”时期电子商务发展蓝图,推进专业化电子商务园区与直播基地建设,覆盖所有县区及镇(街道);力争到2027年前建成不少于3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由市商务局等相关部门协同各县区政府分工实施。

电商主体孵化:建立健全全市电商企业支持体系,结合地方特色资源帮助企业拓展销售渠道,促进电商个体及小微企业向规范化、规模化转型;目标到2027年,实现活跃电商经营主体超过1000家,并培育出5家以上年度网络零售额超亿元的标杆企业,由市商务局等单位联合各县区政府推进。

工业与电商联动:强化工业领域电子商务融合,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线上推广与产销对接,鼓励工业企业自建或合作搭建电商运营载体;到2027年,确保重点工业企业全面应用电子商务,由市商务局及相关县区政府共同负责推进。

农村电商升级:实施“数商兴农”行动,完善农产品线上销售服务体系,建设特色鲜明的农村电商集聚区,推动农业、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电商模式;力争到2027年,全市农产品线上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每年新增农村电商主体不低于100家,由市商务局等单位联合各县区政府协作执行。

跨境电商拓展:加强跨境电商企业的引进与孵化,引导传统外贸企业通过电商渠道开拓海外业务,完善跨境电商园区服务功能;目标到2027年,建成1个省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年均引入或培育跨境电商企业不少于5家,由市商务局等与各县区政府按职责推进。

线上品牌塑造: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网络销售品牌,充分发掘本地“淮优农品”等资源潜力,推动电商产品多样化开发;到2027年,计划培育不少于20个有影响力的网销品牌,由市农业农村局等及各县区政府负责推动。
电商物流协同发展:构建覆盖“县—镇—村”三级的城乡电商仓储配送体系,持续推进“快递进村”,切实解决农村地区末端配送难题,由市邮政管理局等单位联合各县区政府落实。

电商人才引育:通过政府与高校合作组建电商专家智库,依托校企联动开展电商实操培训;每年培训电商相关人才不低于2000人次,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本地高校及各县区政府协同完成。

六、创新举措

加快电商园区规划建设支持电商企业发展壮大推进工业电商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电商提质增效提升跨境电商发展水平打造优质网销产品品牌推动电商快递协同发展加强电商人才队伍建设等八个方面明确今后的重点工作任务,全面促进我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

(一)电商园区建设方面

首创“园区+电商+产业”三级联动模式,县区建专业化电商产业园(聚焦产业集群),镇街设直播基地(覆盖全域)。

(二)在农村电商提质增效方面

构建农产品供应链+运营服务链+保障链体系,推动“农文旅电”融合,借力苹果、葡萄、石榴等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直播电商与县域电商集聚区。

(三)在电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政校企联动,建立市级电商专家库,年培训2000人次,支持高校、职校、协会开展定向技能培训。

(四)在组织保障方面

成立电商工作专班,统筹22个部门协同,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园区建设与快递协同发展。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成立淮北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指导全市电子商务发展工作,研究促进电商发展政策,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完善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市级商务产业扶持资金的统筹使用,重点支持电子商务规模发展、电商园区(直播基地)建设、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等。

(三)优化发展环境

发挥职能部门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监管职能,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运行监测体系。

八、咨询部门和咨询电话

淮北市商务局市场运行与电子商务科

联系电话:0561-2990033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