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推进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淮政办秘〔2025〕21号)已经2025年7月12日市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5年7月17日施行,现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出台实施。2024年4月15日,安徽省商务厅等16部门印发《安徽省深化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皖商办建函〔2024〕101号)。根据国家、省有关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我市电子商务发展实际,7月17日,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淮政办秘〔2025〕21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出台《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是我市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及《安徽省深化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具体举措,有助于加快推进我市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有效结合,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激发转型升级新动能、拓展群众增收新渠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推动我市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我市电子商务发展实际,市商务局牵头起草了《淮北市推进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在《实施意见》修订过程中,市商务局依法开展了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等程序,经论证、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并修改完善后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公布施行。
(一)文本修改情况。2025年1月,陈英副市长主持召开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会上征求参会14家单位和7家企业意见建议,形成《淮北市推进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二)征求相关单位意见情况。2025年2月18日,《实施意见》书面征求18家单位意见,收到18家单位反馈意见。其中10家单位无意见,8家单位反馈意见建议9条,采纳5条,未采纳4条,未采纳建议已与相关单位沟通协商一致。2025年7月3日,《实施意见》再次书面征求18家单位意见,18家单位反馈无意见。
(三)公众参与情况。2025年3月11日,我局在市商务局门户网站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至2025年4月19日公示期满,未收到反馈意见。
(四)专家论证情况。2025年5月29日,通过专家评审。
(五)风险评估情况。2025年5月22日,通过市委政法委淮北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简易程序报备。
(六)及公平竞争审查情况。2025年6月12日,通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平竞争审查。
(七)合法性审查情况。2025年6月17日,通过法律顾问合法性审查。2025年6月23日,通过市司法局合法性审查。
(八)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2025年7月12日,市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实施意见(送审稿)》,7月17日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施行。
四、工作目标
力争网络零售额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网络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左右;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5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专业市场、商场、超市等传统商贸业电子商务应用全覆盖。
五、主要内容
电商载体布局:制定全市“十五五”时期电子商务发展蓝图,推进专业化电子商务园区与直播基地建设,覆盖所有县区及镇(街道);力争到2027年前建成不少于3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由市商务局等相关部门协同各县区政府分工实施。
电商主体孵化:建立健全全市电商企业支持体系,结合地方特色资源帮助企业拓展销售渠道,促进电商个体及小微企业向规范化、规模化转型;目标到2027年,实现活跃电商经营主体超过1000家,并培育出5家以上年度网络零售额超亿元的标杆企业,由市商务局等单位联合各县区政府推进。
工业与电商联动:强化工业领域电子商务融合,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线上推广与产销对接,鼓励工业企业自建或合作搭建电商运营载体;到2027年,确保重点工业企业全面应用电子商务,由市商务局及相关县区政府共同负责推进。
农村电商升级:实施“数商兴农”行动,完善农产品线上销售服务体系,建设特色鲜明的农村电商集聚区,推动农业、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电商模式;力争到2027年,全市农产品线上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每年新增农村电商主体不低于100家,由市商务局等单位联合各县区政府协作执行。
跨境电商拓展:加强跨境电商企业的引进与孵化,引导传统外贸企业通过电商渠道开拓海外业务,完善跨境电商园区服务功能;目标到2027年,建成1个省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年均引入或培育跨境电商企业不少于5家,由市商务局等与各县区政府按职责推进。
线上品牌塑造: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网络销售品牌,充分发掘本地“淮优农品”等资源潜力,推动电商产品多样化开发;到2027年,计划培育不少于20个有影响力的网销品牌,由市农业农村局等及各县区政府负责推动。
电商物流协同发展:构建覆盖“县—镇—村”三级的城乡电商仓储配送体系,持续推进“快递进村”,切实解决农村地区末端配送难题,由市邮政管理局等单位联合各县区政府落实。
电商人才引育:通过政府与高校合作组建电商专家智库,依托校企联动开展电商实操培训;每年培训电商相关人才不低于2000人次,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本地高校及各县区政府协同完成。
六、创新举措
从加快电商园区规划建设、支持电商企业发展壮大、推进工业电商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电商提质增效、提升跨境电商发展水平、打造优质网销产品品牌、推动电商快递协同发展、加强电商人才队伍建设等八个方面明确今后的重点工作任务,全面促进我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
(一)电商园区建设方面
首创“园区+电商+产业”三级联动模式,县区建专业化电商产业园(聚焦产业集群),镇街设直播基地(覆盖全域)。
(二)在农村电商提质增效方面
构建农产品供应链+运营服务链+保障链体系,推动“农文旅电”融合,借力苹果、葡萄、石榴等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直播电商与县域电商集聚区。
(三)在电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政校企联动,建立市级电商专家库,年培训2000人次,支持高校、职校、协会开展定向技能培训。
(四)在组织保障方面
成立电商工作专班,统筹22个部门协同,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园区建设与快递协同发展。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成立淮北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指导全市电子商务发展工作,研究促进电商发展政策,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完善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市级商务产业扶持资金的统筹使用,重点支持电子商务规模发展、电商园区(直播基地)建设、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等。
(三)优化发展环境
发挥职能部门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监管职能,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运行监测体系。
八、咨询部门和咨询电话
淮北市商务局市场运行与电子商务科
联系电话:0561-2990033
皖公网安备 340600020100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