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解读】淮北市2025年30项民生实事之送戏进万村活动
1.2025年送戏进万村活动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向全市每个行政村送正规演出不少于1场。每场演出时长一般不少于100分钟。全市合计开展送戏283场,濉溪县213场,相山区17场,杜集区32场,烈山区21场。
2.如何进一步推进送戏进万村工作?将采取哪些措施提升演出效果?
资金保障方面,每村安排年度农村文化活动(“送戏进万村”)专项资金4400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送戏,招标环节从严把关,鼓励创作有时代特色的新剧目。
内容质量方面,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制作符合乡村实际、体现乡土特色、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清单。建立群众反馈机制。送戏节目安排尽量满足不同类型观众的需求和偏好,建立“送戏进万村优秀节目库”,由各行政村组织村民从库中选择喜闻乐见的节目进行演出。建立“大众点评”满意度测评机制,每场送戏演出后,邀请当地群众代表组成“大众评审团”,现场填写统一制式的服务回执单,报县(区)文旅行政部门存档备查,提升群众满意度在送戏活动中的权重。
另外,在传统送戏进村工作基础上,拓展演出范围,增强活动互动,开展送戏进景区、送戏进街区、送戏进文化园区、送戏进商业综合体等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满足更多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3.村民如何及时观看演出?
演出前七天、前三天、前一天均会通过大喇叭、微信群等方式对“送戏进万村”活动进行提前宣传,保证村民知晓演出时间及演出地点。时间选择以农闲时节为主,地点选择也以方便村民为主要考量,保证村民能够方便观看演出。
4.通过开展2项文体服务民生工程,将取得怎样的实施效果?为群众文化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文化生活与居民幸福指数息息相关,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和“送戏进万村”活动的开展,使得基层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5.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2项文体服务民生工程相关政策,咨询电话是多少?
事项1:完善便民文化设施,依托“15分钟阅读圈”建设,建成10个公共文化空间。(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咨询电话: 市文化旅游体育局(0561-307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