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网络餐饮外卖配送监督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淮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4-12-31 11:09 字号:

一、制定背景依据

近年来,我市网络餐饮外卖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入网餐饮市场主体已达3000多家,占全市餐饮服务经营者总数25%之上,网络餐饮外卖交易日均成交量约5万单、营业额约150万元。外卖已经成为餐饮服务行业的新业态,也成为市民群众餐饮消费的新模式。

涉及网络餐饮外卖食品安全监管,现行法律依据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以及市场监管总局《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些依据对网络餐饮服务平台、餐饮服务市场经营主体及相关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出了要求,但有些规定还是相对原则,有必要通过地方立法从制度层面进一步细化,推动网络餐饮外卖新业态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同时外卖骑手(送餐员)权益保障问题,也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必要通过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对有关权益保障要求进行再细化。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网络餐饮外卖配送已经成为现代餐饮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用餐需求、促进餐饮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我市网络餐饮外卖配送行业实际情况,市政府出台本《办法》,明确市场监管、商务、卫生健康等部门以及餐饮相关行业组织的职责分工,规范第三方平台提供者、餐饮服务提供者、外卖配送服务提供者及送餐员等各主体的行为,确保网络餐饮外卖食品安全,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4年初,市市场监管局向市政府申报立法项目制定《淮北市网络餐饮外卖监督管理办法》。经522日市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研究,市政府决定将本办法作为2024年政府规章立法项目,市市场监管局为主办单位。

(一)起草初稿。自20243开始,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市司法局积极开展立法调研,先后到合肥市、杭州市学习考察立法经验。立法项目获批后,市市场监管局成立起草专班,20245月份拿出初稿,通过系统内征求部意见并深入外卖企业面对面听取意见,6月底形成草案征求意见稿。

(二)征求意见。20247月至11月上旬,市市场监管局先后书面征求市直有关部门、三区一县政府以及市餐饮协会等21家单位意见;725日至831日,通过市市场监管局门户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建议;8月份召集三个批次征求意见座谈会。市市场监管局根据各方意见对草案进行修改完善,9月底前形成《淮北市网络餐饮外卖配送监督管理办法(送审稿)

(三)专家论证与审查。20241011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专家论证会;11月上旬先后通过了公平竞争审查和合法性审查,并组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提交市有关部门备案。

(四)正式印发。20241225日,市政府第34次常务研究通过了本办法的审议稿,1230日以淮北市人民政府令(第61号)形式正式印发《淮北市网络餐饮外卖配送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

四、工作目标

出台本办法,旨在规范第三方平台提供者、餐饮服务提供者、外卖配送服务提供者及送餐员的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加强行业自律,推动网络餐饮外卖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五、主要内容和特点

《办法》内容共计20条。

(一)主要内容

1.关于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做好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审查登记并对其食品经营行为及信息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消费评价制度和外卖配送纠纷处理机制等。(第六条)

2.关于配送企业主体责任。制定配送服务规范、建立送餐员档案、开展送餐员岗前培训和定期在岗培训、建立送餐员健康管理制度、督促送餐员清洗消毒配送容器,切实担负外卖食品配送环节安全责任。(第七条)

3.关于入网餐饮企业主体责任。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依法应当具有实体店经营资格,依法取得并通过网站首页或者经营活动主页面公示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明或者小餐饮备案证明等信息;按规定制作外卖食品并使用食安封签;落实反餐饮(食品)浪费主体责任。(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

4.关于送餐员配送责任。规定送餐员从业条件,细化健康防护要求,突出配送环节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第十一条、第十二条)

5.关于维护送餐员权益。要求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提供者、配送服务单位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提供多样化保险保障方案、设立驻留点等改善送餐员工作、生活条件。(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

此外,《办法》还对立法目的、适用范围、相关市场主体概念、市直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职责、设置智能取餐柜、施行时间等作出阐述或者规定。(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十三条、第二十条)

(二)主要特点

1.进一步明确各类市场主体责任。《办法》分别对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配送服务提供者、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等主体责任进行进一步明晰。

2.突出强调使用食安封签在立法调研和征求意见中,社会各界普遍认为食安封签可有效破解网络餐饮外卖食品配送中的污染问题,对推广食安封签的意见达到高度一致。《办法》对食安封签作出规定。一是餐饮服务平台提供者按照规定推进食安封签工作;二是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宜使用封签对外卖食品包装予以封口或者使用带有封签功能的包装盒(物、袋)。

六、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商务、卫生健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安、城市管理等部门依职责做好相关监督管理工作,餐饮相关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与协助管理,各部门协同合作,形成监管合力。

(二)规范从业主体行为。从平台提供者、餐饮服务提供者到外卖配送服务提供者及送餐员,分别规定其应履行的职责和遵守的规范,如平台的审查、管理、报告义务,餐饮服务提供者的许可、加工制作、信息公示要求,配送服务提供者的制度建立、人员管理职责,送餐员的个人卫生、配送操作规范等,从各个环节保障外卖配送活动的规范有序。

(三)完善劳动保障与激励措施。要求相关主体完善送餐员劳动报酬规则,建立合理收入分配机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设置临时驻留点,在特殊情形下给予补贴,鼓励设置智能取餐柜,保障送餐员权益,提升配送服务质量。

七、政策咨询渠道

解读机关:淮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咨询电话:0561-3058023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