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淮北市水上搜救应急预案》
一、制定背景及依据
依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水上搜救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办秘〔2020〕11号)文件精神,为让航行更安全,让水域更清洁,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统筹资源、专群结合、就近就便、快速高效的思路,建立全覆盖、网格化、扁平化的快速响应机制,推动决策指挥科学化、应急搜救标准化、队伍装备正规化、巡航救助一体化,加快构建指挥统一、协调高效、救援有效、保障有力的水上搜救体系,起草制定了淮北市水上搜救应急预案。
二、制定目的和意义
起草制定水上搜救应急预案,是为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交通强国和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决策部署,预防和减少水上突发事件的发生,积极应对水上突发事件,快速、有序、高效地组织开展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行动,救助遇险人员,控制险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水域环境污染。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我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水上搜救工作的实施意见》、《淮北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组织局属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结合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的任务目标和全市水路运输行业实际认真编制,并书面征求20家单位意见,其中19家单位无意见,1家单位提出2条意见,均采纳。2020年11月,经市市场监督局审查,该项目不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公平竞争审查通过。市司法局合法性审查通过。经多次修订完善后最终定稿。
四、工作目标
科学应对、及时、有序处置水上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水域环境防染,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五、主要内容
《淮北市水上搜救应急预案》由总则、水上交通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警机制、应急响应、善后工作、应急保障、区域合作、监督管理、附则共9个部分组成。在内容方面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应急预案更具针对性。预案主要结合我市水上交通安全的工作实际,明确了市水上搜救成员单位职责和要求;二是预案更具可操作性。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参与,依法规范、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的编制原则,各部门联动,分工合作,快速反应。
六、创新举措
积极推进巡航救助一体化,建立应急值守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形成“装备先进、监管有效、救助有力”的巡航救助一体化格局。建设现代化水上搜救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商船、渔船等社会力量作用,鼓励引导社会搜救队伍和志愿者队伍有序发展,加强水上搜救专业技能培训。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工作的作用。由淮北市政府制定出台“淮北市水上搜救应急预案”,建立全市统筹协调的水上搜救应急工作机制,构建覆盖全面、相互衔接的预案体系。
二是构建水上搜救指挥体系。成立淮北市水上搜救应急联席会议组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完善综合协调机制,推进《淮北市水上搜救应急预案》实施。
三是加快搜救基地建设,合理配置救助装备。科学合理布局建设搜救基地,形成快速反应的救助网络。分步配备救助装备,不断提升应急搜救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