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三铺村:群众需求就是“两学一做”努力方向
1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濉溪县四铺镇三铺村采访。该村50亩油牡丹种植示范园地头,立着一块醒目的标志牌,几十米外就能看到“党员服务群众”六个大字。走近一看,标志牌靠下的位置,清晰标注着服务党员的姓名、联系方式和服务范围。
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董瑞介绍,三铺村结合实际创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载体,开展“党员服务群众”活动,分发展经济、基础设施管护、社会公益事业、文化娱乐等6个大类,建成党员服务站8个,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党员主动亮明身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三铺村农业生产以传统的“一麦一豆”种植模式为主,土地产出价值低。村“两委”成员多次召集党员,集体协商如何提高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多次赴亳州市,对油用牡丹的种植管理、经济效益、市场前景及亳州中草药大市场进行深入考察。围绕本村中草药项目建设,成立了两个中草药合作社,积极流转贫困户土地,同时让贫困户参与中草药种植。
“说给群众听,不如干给群众看。”董瑞说,村里成立的开源中草药合作社,与亳州市鑫源农业合作社签订了产供销一条龙合作协议,50亩油牡丹种植园苗木成活率在98%以上,原以为第二年才能有所收益,没想到当年就有了1万多元的收入。
牡丹种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村里又争取县妇联“美丽家园行动”资金20万元,扩大中草药种植范围,深入推进中草药种植项目。村“两委”组织党员群众、贫困户赴亳州中草药市场进行考察,亲身感受中草药种植效益,坚定了贫困户脱贫增收的信心。截至目前,已有40多户种植牡丹。
为了安排贫困户就近就业,村“两委”积极协调村域内太平矿业、玉鑫矿业和村级招商企业三铺粮站等单位,在用工、用料等方面向贫困户倾斜,不断增加贫困户收入。与从事工艺品加工的安徽帛润有限公司合作,企业在村里设立加工分厂,让农民不出村就能从事手工制作。
“凡是群众迫切需要的,就是‘两学一做’的努力方向。”董瑞说。去年,三铺村在建成开放式村部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资金7万元,购买电脑、办公桌椅,实现了村干部在为民服务大厅集中办公的目标。积极组织实施亮化工程,协调市、县财政等相关部门,争取“一事一议”太阳能路灯项目,减少村级财政配套资金5万多元。在上年村级“一事一议”民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2016年又申请了1000多米的砂石路修筑项目,开展沱河大堤路面治理,努力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积极联系市、县交通部门,争取落实省、市扶贫基础建设专项资金,三宋水泥路、小任家自来水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