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琴书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3-10-24 10:02 字号:

也叫“淮北丝弦”“淮北扬琴”,是皖北地区传统弦乐艺术的一种,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用皖北方言演唱,所以也叫“淮北琴书”。主要流行的地域范围为淮河、涡河两岸的淮北、宿州、蚌埠、阜阳、亳州、淮南等皖北各地市以及合肥、六安等广大区域。

淮北琴书的发源,与山东牛庄镇时家村(原属广饶县)民间艺人时殿元有密切联系,一般认为,他是淮北琴书的主要创始人。清朝光绪年间,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广饶县北部遭遇大面积水灾,老百姓背井离乡, 逃荒讨饭为生。这时候,安徽民间说唱艺术琴书通过鲁西南传入广饶, 很多灾民开始学习这种民间小曲,出现了一批职业的琴书艺人。这其中就有时殿元,他在吸收其他曲艺艺术的基础上,将淮北琴书的坐唱形式改为化装演出,成为淮北琴书的主要创始人。

淮北琴书演员一般为二人至三人,分别操二胡、扬琴、鼓板等乐器坐唱。唱腔属于板腔体,主要种类有“凤阳歌”“四句腔”等。凤阳歌的旋律婉转抒情,流畅动听,节奏规整。“四句腔”是淮北琴书的基本唱腔,不但创造性地发展了拖腔,也让民间音乐走向说唱;后来还发展出了“慢板”“流水板”“垛子板”“摇板”“散板”“流水板”等各种板式;琴书的唱词要求必须合辙押韵,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基础,可以根据内容、情绪、音乐的需要,可长可短。唱腔丰富、优美,有“九腔十八调”之称。

淮北琴书传统曲目十分丰富,长篇俗称“蔓子话”,有《说唐》《反唐》《杨家将》《及居》《郭子仪》《孟丽君》《打蛮船》《回龙传》《水漫金山》《梁祝》《十把穿金扇》等;中篇俗称“针线话”,有《水漫蓝桥》《十把穿金扇》《拳打镇关西》《马前泼水》《皮袄记》《沉香救母》《戏牡丹》等;短篇有《鹦哥对诗》《陈三两爬堂》《王天宝下苏州》《张廷秀私访》《游西湖》等。新中国成立后,有不少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现实作品,如《雷锋》《烈火金刚》《买巴掌》《卖豆腐》《送鸡汤》《憨妞迎客》等,宣传党的政策,歌唱新时代,颂扬新事物。

清代中期,皖、鲁、豫和苏北地区灾荒严重,灾民大批南下求生, 更加速了人口流动,大量的北方民众在淮北平原定居,淮北琴书在吸收本土唱腔和艺术成果的同时,开始扎根落地。所以,一般认为,淮北琴书与山东琴书,徐州琴书有一定的血缘和继承关系。

新中国成立前,战祸连绵,琴书多为伤心曲;新中国成立后,琴书艺术成为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良好载体,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淮北琴书演员李金山、高金凤夫妇于1953年7月进入中央广播说唱团工作,将淮北琴书带入北京。“文化大革命”期间,琴书一度被禁演。改革开放后,淮北琴书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有了专门的淮北琴书研究成果,1987—1988年,《安徽琴书音乐集成》与《安徽琴书起源与发展安徽史料汇编》两部研究书稿完成。2013年入选淮北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