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实录】市财政局召开学生资助资金提标扩面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发布主题:学生资助资金提标扩面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5年3月14日下午3:30
发布地点:市财政局新闻发布厅
发 布 人:杨娜 市财政局副局长
参会媒体:中安在线、安徽经济报、安徽法治报、淮北市传媒中心
发布实录:
一、发布内容
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市财政局向记者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真诚地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我市财政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下面由我向大家汇报我市财政教育投入情况,然后接受大家的提问。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淮北市紧紧围绕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动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教育投入43.48亿元,同比增长2.95%,增幅排全省第6名,确保教育领域各学段生均投入稳步增长,完成淮北市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目标任务。
(一)持续支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2024年市财政下达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与学前教育专项资金3842.8万元,用于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幼儿园维修改造及设备购置、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安心托幼”行动等。全市学前教育一般公共预算共投入资金7252万元,提高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提升保教质量,切实解决群众“入园难”“接娃难”等问题,促进我市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二)多举措推动义务教育提质强效。坚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保障政策,2024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段一般公共预算共投入28.91亿元。一是贯彻“两免一补”政策。市财政下达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2.15亿元,保障义务教育学校日常工作运转;下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435万元,精准施策,确保应助尽助,促进教育公平。二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考虑财力实际和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科学配置义务教育资源,下达县区义务教育农村学校校舍安全保障补助资金和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资金9315.5万元,改善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进一步缩小城乡间、地区间和学校间的教育差距。三是落实教育“双减”政策。拨付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专项经费200万元。建立完善课后服务工作机制,调动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投入政策。按照中央和省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全市一般公共预算职业教育共投入4.35亿元,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奖助学金制度,扩大奖学金和助学金覆盖面,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并及时拨付各级财政资金。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多元投入机制,提高职业教育基础办学水平。
(四)保障教育领域各项重点工程。根据淮北市政府投资性项目指导计划,市财政全力保障教育领域各项新建、改扩建项目。截至2024年底,拨付市一实小、二中(南湖校区)建设项目1.91亿元,其中2024年拨付4923.77万元;拨付实验学校扩建项目6230.13万元,其中2024年拨付5212.28万元;拨付一中PPP项目10266.7万元,其中2024年拨付4366.7万元。2025年安排市教育局重点建设项目部门预算1.3亿元,保障教育领域重点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2025年,市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健全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同时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将资金向教育领域倾斜。市财政与教育部门将进一步加强沟通配合,夯实工作基础。在预算编制上,确保预算基础数据的真实可靠,专项经费经过科学论证,使经费的使用效益达到最大化;在预算执行上,硬化预算约束,严格预算开支项目和标准;在预算监督上,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并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确保教育资金规范、有序、有效使用,为我市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情况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二、媒体提问
问题1:学生资助资金具体包含那些内容?
学生资助资金是指各级财政安排的用于落实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等国家资助政策的资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免学(杂)费补助资金等。
资金拨付对象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的,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高等职业学校、实施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普通高中学校(含完全中学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高中部),以上各类学校包扩民办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
学生资助资金由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及人社部门按职责共同管理,学校是学生资助资金使用的责任主体。
问题2:学生资助资金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提标?
根据《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本次提标扩面的对象为国家奖助学金,市财政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加高等教育阶段国家奖学金名额,提高奖助学金标准
(一)增加国家奖学金名额、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标准。从2024年起增加研究生、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名额,我市每年具体名额由省财政厅、省教育厅下达。从2024年起,将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由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0000元,将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标准由每生每年5000元提高到6000元。
(二)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将本专科生(含预科生,不含退役士兵学生)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3300元提高到3700元,实行分档资助,2024—2025学年分档标准由高校在每生每年2500—5000元范围内自主确定,可以分为2—3档,学校分档时要统筹考虑,确保每档标准都有提高;2025年秋季学期起,分档标准统一调整为2500元、3500元、5000元,各高校可结合实际分为2—3档。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3300元提高到3700元。
二、提高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覆盖面
(一)提高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将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2300元,实行分档资助,分档标准为1200元、2200元、3500元,地方可结合实际分为2—3档。
(二)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资助标准。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将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三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2300元,实行分档资助,分档标准为1200元、2200元、3500元,地方可结合实际分为2—3档。
问题3:财政如何将学生资助资金落实到位?
根据《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市财政严格贯彻落实学生资助资金提标扩面政策,积极对接教育部门,认真测算资金需求,确保资金配套到位。2024年市财政共下达学生资助资金8248.5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526.4万元,省级资金452.3万元,市级资金3269.86万元。在2025年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市财政局积极对接市教育局、市人社局等部门,根据提标后的资助标准、资助范围以及享受资助政策的学生人数等因素,足额测算并落实市级配套奖助学金646.5万元,免学(杂)费补助资金2694.76万元,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问题4:财政如何加强对学生资助资金的监督管理
市财政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学生资助资金的监管力度,一是落实《淮北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市级财政资金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按时下达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加强学生资助资金等直达资金的分配管理,严格按政策要求分配和使用资金,确保精准快捷落实政策;二是在财政预算执行一体化系统中,将学生资助资金标注“中央直达资金及其配套”标识,将中职及普通高中学生资助资金标注“三保”标识,对资金进行常态化监管,追踪预算执行情况。三是联合教育部门督促县区切实落实财政教育投入责任,在保障支出质量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对标序时进度切实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完成年度资助任务。四是加强动态绩效评价,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市、县、区联动,确保学生资助资金有序有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