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件】淮北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淮北市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18-07-12 14:38 字号:

濉溪县农林委、三区农水局,委属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农委有关农业品牌建设工作部署,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提升我市农产品品牌化水平,市农委制定了《淮北市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淮北市农业委员会

2018年7月11日


淮北市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农业部门关于开展农业品牌提升行动的决策部署,提高我市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现就开展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及省、市委一号文件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为切入点,实施品牌提升行动,促进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全面提升,推进绿金淮北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品牌建设主体积极性。政府要做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的总体设计,建立健全农产品品牌提升扶持和保护政策体系,为各类品牌建设主体创造并提供有利条件和环境。

(二)上下协同,合力推进。坚持上下联动,市、县(区)共同推进。市农委负责全市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统筹指导,县(区)农业部门主动配合,积极参与,认真落实市农委方案,并因地制宜开展相关工作,形成层层突破、全面开花的工作局面。

(三)创新思路,突出特色。紧密结合当地实地,立足长效,突出重点,精准谋划,积极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农业品牌提升行动的模式和内容,探索构建品牌创建长效机制,确保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取得重大成效。

三、工作目标

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母子品牌’模式,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力争到2020年,建立较完善的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形成标准化生产、产业化运营、品牌化营销的现代农业品牌建设新格局。

(一)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明显提升。根据我市农业资源、自然禀赋和人文历史等特色,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主导作用,开展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到2020年全市重点培育30个左右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母子品牌’产品。

(二)企业产品品牌竞争力明显增强。大力培育品牌创建主体,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示范社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品牌创建主体增强品牌意识,在粮油、畜牧、水产、特色农业等领域,形成一批农业品牌建设“甲级队”。力争到2020年全市培育具有独立自主创新能力,年产值超10亿元的品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年产值超亿元的品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0家,市场覆盖面较广且拥有自主品牌的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到50家以上。

(三)‘淮北优农’(“三品一标”认证及综合监测优质安全农产品)覆盖率逐年提升。加大农产品‘淮北优农’认证力度,支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和’淮北优农’认证,加强认证后的生产监管和产品检测。到2020年,全市累计认证‘淮北优农’18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120个,评选10强淮北市优质农产品,努力使“淮北优农”成为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市的排头兵。

四、工作内容

(一)提升农业品牌营销推介能力。加快淮北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建设,组建淮北农产品产业协会,注册’淮北优农’公共品牌,制定淮北优质农产品质量标准,建立建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质量监管检测队伍建设,筛选优秀农产品品牌授予’淮北优农’区域品牌,授权有资质单位经营淮北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整合‘母子品牌’开展线下线上集中展示展销。推进农业经营主体、电商平台、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及行业协会、社区、学校的产销衔接,形成品牌农产品产销联合体,共同维护好品牌声誉,共享品牌溢价收益。依托北京农展,上海农展,合肥农交会等各类农业展会、产销对接会、农产品推介会等,积极开展品牌营销推介。开展与主流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合作,拓宽营销传播渠道。鼓励企业主动参与具有影响力的经贸交流等活动,有效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我市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二)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推行实施国家及省制定的与品牌建设相匹配的生产技术、加工流通和质量安全标准,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强宣传推广和使用指导。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进品牌主体按标生产,做到生产有标准、过程有规范、安全有保障。加强检测和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对品牌产品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的全程追溯。深入开展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瘦肉精”、私屠滥宰、水产品“两鱼两药”等专项整治,为农业品牌产品提供质量保障。继续推进农药减量使用、化肥减量提效、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行动,让绿水青山、安全优质成为品牌的“金字招牌”。

(三)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精深加工转化率,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共享利益链,增强示范、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大力打造亿元产业。支持龙头企业提高技术研发和精深加工能力,针对市场消费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积极推动优势产能、企业“走出去”,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四)提升农产品文化内涵。积极拓展农业传承文化的功能,结合我市悠久的农耕文化、地域特征及厚重的人文历史,将农业品牌建设与地域文化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深入挖掘产品文化内涵,利用历史名人、传统典故、民俗故事等,讲好农业品牌故事,引导消费者关注农业品牌、信赖农业品牌,提升品牌价值,扩大品牌影响力。

(五)提升经营主体品牌创建能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品牌创建主体。要做大做强做优龙头企业,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创建主力军作用,通过培训、交流、典型示范等多种形式,强化品牌意识,弘扬工匠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提升产品品质,做大做强自主品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整合资源,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产业化经营,以规模数量的增长,品质质量的提升,进而形成一批具有区域优势,起主导、支柱作用的农业品牌。注重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以品牌为纽带,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品牌共享共建,打造“淮北优质”品牌。综合运用协商沟通、舆论维权、法律武器等手段打击各种假冒、伪造等侵犯品牌权益的行为,完善品牌维权和消费保护制度,积极维护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企业诚实经营,信守承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提升品牌形象。探索建立品牌诚信体系,加快构建品牌危机处理应急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市场理性消费,树立品牌消费信心。

(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适应市场需求,加大农产品品牌资源保护力度,持续培育、研发新品种、新品类、新产品,改进生产与加工技术,提高精深加工和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完善品牌产品科技支撑体系。围绕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行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等,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品牌建设的深度融合,推动信息整合共享和全产业链数据资源体系建设,让农产品供求信息更准确、产销渠道更稳定、品牌农产品上行更顺畅。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谋划,完善工作机制。要高度重视农业品牌提升行动,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科学编制品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内容,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二)强化协调配合,凝聚工作合力。积极争取发改、财政等部门支持,努力为品牌提升行动争取政策和争取资金。建立和完善品牌提升行动联动机制,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工作成效。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农业品牌提升活动宣传报道,大力总结推广品牌提升行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和突出成果,争取社会各界对农业品牌工作的广泛关注、认同和支持,进一步激发社会主体推动农业品牌创建的主动性、创造性,大力营造农产品品牌创建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