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度工作计划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4-12-26 14:53 字号:

今年以来,淮北市国资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国资国企工作任务总体部署,推进国企改革强化国资监管、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企业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1.企业国有资产总量情况。截至202411市国资委监管企业6户,职工4174人,资产总额1450.7亿元,负债总额858.1亿元,所有者权益592.6亿元,资产负债率59.2%;县(区)级国有企业22户,职工1211人,资产总额883.5亿元,负债总额528.0亿元,所有者权益355.5亿元,资产负债率59.8%

2.企业国有资产经营效益情况。20241-11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1.1亿元,同比增长0.8%,利润总额16.2亿元,增长1.8%县(区)级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下降19.4%,利润总额-6.4亿元,下降369.7%

2024度开展的主要工作

优化服务保障,彰显国资国企担当。围绕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国家重要综合新型能源基地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国资国企推动发展、服务民生、集聚资源的主力军作用。市建投集团扎实推进城市更新,淮北站交通环境整体规划提升项目一期工程建成通车,城市书屋、花山游泳馆、老电厂文化街区等项目完工。市交控集团深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建成充电桩1272台,初步形成三公里充电服务圈。市粮食集团2024年在全国多地布设27个库点,完成代收代储小麦30万吨,同比增长94%。安徽相润集团完成科创加速器(园区标准化厂房)项目一期主体建筑建设,为化工行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推动更多技术成果人才等资源集聚淮北。

创新监管方式,提升国资国企监管效能。开展司库体系建设出台《关于市属企业司库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市属企业在2024年底前实现所有权属企业银行账户的统一管理推进“智淮国资”平台建设,完成国资监管系统(升级)项目论证、“智淮国资”数智平台建设项目论证。开展国有资本运营绩效初步评价,组织市属企业负责人2023年度经营业绩、2021-2023任期经营业绩2023年度职工工资总额预算执行情况专项审计修订《淮北市市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办法》,完成市属企业负责人2023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以及市建投集团2021-2023年任期业绩考核工作做好市属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益收缴的企业范围、应缴数额等事项的审核工作。

)强化顶层设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持续深化改革,以市委深改委名义印发实施《淮北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制定《淮北市落实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举措清单》,将方案中九个方面工作,细化为39项具体工作,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明确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目标思路和工作举措,坚持清单化、项目化推进。督促指导市属企业切实履行改革主体责任,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和举措清单,务求改革实效。加强国有企业改革政策和成效宣传,编辑《淮北国资简报》期刊,截至目前已印发6全面营造浓厚改革氛围和良好环境。

)注重建章立制,强化企业主业管理。制定实施《淮北市市属企业主业管理办法(试行)》,及时公布市属企业功能定位与主业,促进国有资本向城市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集中,严控非主业投资持续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稳步开展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工作,指导市属企业制定压减工作计划,引导企业突出主业、优化组织结构建立两非”“两资识别预警长效机制,严控非主业非优势业务、低效无效资产增量产生修订完善《淮北市市属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明确投资项目负面清单,推动市属企业规范投资管理,加强投资过程监管,更好地落实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责任。

五)积极谋划推动,密切央地、省地合作发展。持续推动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截至目前,已统计与我市合作央企17家,合作在建项目30个,投资规模389.86亿元,年度目标任务新签约、实际完成、新开工、新竣工分别完成68.13亿元、35.31亿元、68.13亿元、43.2亿元,完成率分别为106.45%135.81%170.33%102.86%。积极贯彻落实王清宪省长在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精神,认真做好我市对接省属企业谋划争取项目工作调度,截至目前,我市对接省属企业谋划争取项目共计42个,计划投资总额583.59亿元,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工程、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同时,有效完成2023年度在淮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落实工作,组织向符合条件的1736名退休教师发放生活补贴1599.92万元。

)把牢发展航向,以党建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举办提升核心竞争力等专题培训5期,宣讲活动9场。组织开展全市国有企业党务技能大赛,探索一企一特色党建品牌架构,打造慧泊驿站”“交徽相映 爱洒相城等基层党建品牌,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国资国企干部梯队建设,选派10名中层管理人员赴上海市国有企业学习锻炼,通过竞争上岗方式新聘任管理人员34人,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8人,引导企业强化轮岗交流,形成阶梯式培养选拔路径。逐级开展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将党建考核纳入综合考核、经营业绩考核。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扎实开展巡视巡察审计问题整改,积极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氛围。

、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盈利能力有待提高。我市国有企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仍然依赖政府支持和政策性资源,经营性业务占比不高,尚未形成特色鲜明的主业和稳定的多个盈利板块市场竞争力不强资产结构质量不优,投资收益不高,内生动力不足,高质量发展任务较重

二是国资监管实时性精准性有效性仍需加强。全市国资系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与国资监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需加快推进“智淮国资”建设进程,完善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功能作用,进一步实现实时监管、精准监管、有效监管。

三是党建与经营融合不够。市属企业对国企党建工作谋划还不够深入,在党建工作融入发展目标、服务发展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同生产经营管理、企业精神培育等工作紧密融合上,研究探索不够,党建引领业务发展不足。

2025度工作打算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部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相关工作要求,对标改革任务,坚持守正创新,主动担当作为,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淮北

(一)坚持深化国企改革,全面完成深化提升行动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持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对标对表全面完成工作任务。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助力或积极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深化央地、省地合作,通过央企、省企与市县(区)属企业的密切联动,加快项目落地见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精准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推动企业优化组织结构健全两非”“两资别预警工作机制,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推动两非”“两资清理处置。

(二)坚持主责主业管理,加大国有企业投资力度。引导国有企业对标功能定位、强化主责主业管理,通过股权运作、基金投资、培育孵化、价值管理、有序进退等,推动国有资本、资源向主业企业、优势企业集中。督促指导市属企业遵循投资规模与企业资本实力、融资能力、财务能力相匹配和价值创造理念,遵守投资决策审批权限和程序,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在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等领域投资力度,强化事前事中事后风险防控,着力提高投资回报水平

坚持推进信息化建设持续优化国资监管方式。为持续提升全市国资国企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市属企业司库体系建设,2025年底前实现市属企业银行账户的统一管理全覆盖。进一步完善《淮北市“智淮国资”数智平台项目建设方案》《淮北市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组建方案》,提交市政府审议后加快推进实施。研究开展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二期建设,推动国资监管方式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

)强化合规安全管理,防范企业经营管理风险。持续推动市属企业合规管理工作,指导市属企业健全合规管理组织体系,落实首席合规官制度,完善重点领域合规管理文件,开展合规风险预警及识别。健全企业内控制度,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专项监督,加大对违规行为的追责问责。强化企业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重管控,深入扎实做好降杠杆减负债工作建立融资平台经营性债务到期本息统计月报制度,研判到期债务风险,提升企业风险管控能力。

(五)坚持夯实人才基础,提高国有企业治理水平。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梯度培养机制,配齐配强市属企业领导班子。提升国有企业经理层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质量,强化契约目标的科学性、挑战性和契约的刚性考核、兑现。动态优化国有企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健全企业三重一大决策机制,进一步明晰企业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的权责边界。

(六)坚持党建互促融合,健全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将党的建设工作与企业项目推进、创新转型、社会责任等工作深度整合,引导市属企业在打造党建+”品牌上求突破,不断激发典型力量引领企业发展,释放高质量发展的乘数效应。健全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出资人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社会监督等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加大对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力度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提高监督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