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人民政府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浏览次数: 作者: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信息来源: 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2-15 11:18 字号:

201803080957002465_LrNZ3BEI.jpg

201803080902542460_kxLpwAVH.jpg

201803080902192458_Nf0l1J90.jpg

201803080902382459_Hh7j33EA.jpg

2017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家、省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相关文件要求,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在2016年以“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栏目”为突破口实现政务公开工作“重点提升”的基础上,推进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全面提升”,淮北市和濉溪县受到省政务公开办表扬,相关测评成绩也有了较大提升。2016年全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95247条,其中市政府及市直部门公开信息20232条,县区政府及其部门公开信息56611条,镇(办)公开信息19404条。2017年全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达115974条,其中市本级公开信息量达到2016年市本级总数的131%;县区公开信息量达到2016年总数的108%,镇(办)公开信息数量达到2016年总数的146%。

一、工作进展情况及主要举措

(一)打牢六项基础,夯实政务公开工作基石。

一是健全规章制度。我市根据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实施细则文件精神,经反复征求意见,报经市委、市政府研究批准,印发了《中共淮北市委办公室、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北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将“五公开”要求落实到政府权力运行的全流程,明确了全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重要政策措施落实任务分工,细化分解为40项工作任务,落实到55个市直部门和各县区政府,确定了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2017年初及时制定下发《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北市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6大项23类46条具体工作任务和责任单位,指导并督促各县区、部门将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为推动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分解落实全市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任务的通知》、《关于印发全市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任务分解表的通知》,明确各单位的任务分工,细化公开内容。对政务公开检查考核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形成了“三查三单”推进和专项检查整改制度,建立了政务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调整了市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市委常委、副市长朱浩东任组长,市编办、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等28家党政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修订并印发《关于印发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的通知》;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调度或听取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市委书记黄晓武、市长戴启远,市委常委、副市长朱浩东分别就政务公开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特别是对“政务公开争先进位”提出要求。

三是强化机构建设。为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管理协调力度,去年将原设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的政务公开职能整体划转到市政府办公室,成立市政府政务公开办公室,为市政府办公室下设副县级机构,具体负责全市政务公开的指导、协调、监督和考核工作,并确定政务公开专兼职工作人员6人,各县区也分别设置专职政务公开办公室,调整后的政务公开机构运行更加顺畅,统筹协调更加有力。将政务公开纳入绩效体系,市委、市政府目标办将政务公开纳入目标考核重要内容,政务公开占4分,在百分制考核中权重占到4%。强化工作考核,细化考评环节与各环节权重分配,采取季度测评和年终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标准有了大幅提升。引入第三方测评机制,对全市4个县区和55个市直部门政务公开工作开展常态化监测,按季度印发通报,对存在问题逐一发送反馈单,并严格督查整改落实。

四是筑牢硬件基础。立足现有条件,依托智慧城市二期项目平台建设和市级云计算中心,完成了市政府门户网站和信息公开网整站迁移,目前两网服务器顺利迁移至淮北政务云平台。新站布置了运行云主机13台,5个公网IP地址,主机网络出口带宽达到单台100M以上,用于市政府网站和信息公开的数据库和文件服务,分离了市本级和各县区政务公开前后台服务器,解决了硬件设备严重老化和电子信息存储空间不足等问题。切实加强网站安全防护,提高了网站防篡改、防病毒、防攻击能力。

五是规范平台建设。根据《安徽省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实施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内容基本规范和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平台技术规范(2016年版)的通知》要求,我市于2016年9月对全市的信息公开网进行全面升级,依照政府信息公开新版目录对市本级、县区、镇办的信息公开目录进行了调整、补充、完善。2017年以来,根据省政务公开办去年年终测评及多次季度测评的问题反馈,围绕省、市中心工作,针对政府信息目录缺项,多次增补常规栏目、开设特色栏目,不断对栏目进行补缺补差,已新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促发展政策、四送一服促转型、河长制推进、政策解读细分、政府决策公众参与”等目录78个,其中新增一级主栏目4个,二级子目录30个,三级子目录44个,对新增栏目逐项规范信息发布内容和考察点,确保公开目录建设更加全面规范。

六是注重队伍建设。建立全市网站和政务公开联络员、信息员制度,各县区、市直部门均已明确分管领导和信息员,完善工作网络,明确工作职责,设立工作联系群,编印通讯录,畅通工作联系渠道。针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开展的需要,举办了多期“全市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推进”和“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培训”培训班,并针对省政务公开测评和市第三方测评工作开展业务培训和答疑咨询,采取集中培训、集中互查、挂职轮岗等多种方式,组织全市政务公开培训,参会参训人员达1000余人次,提升了各单位信息员的业务素质。

(二)突出八大业务,推动政务公开有序开展。

一是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017年全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15974条。其中市政府及市直部门公开信息26504条;县区政府及其部门公开信息61140条;镇(办)公开信息数28330条。市本级、县区、镇(办)公开信息数量2017年分别达到2016年总数的131%、108%、146%,基层政务公开力度不断加大。推进财政资金公开,市财政局统一调度,公开全市各级各部门年度预决算、“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及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情况;做好基础信息公开工作,根据职务变动,进一步完善市委、市政府及部门领导成员信息,按月发布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定期公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政府公报,做好政府机构、人事信息、规划计划、政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决策信息、决策部署落实和政府重点工作等信息公开工作;落实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围绕土地征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重大建设项目、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住房公积金管理等重点栏目,推进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围绕价格与收费、税收政策、教育信息、科技管理和项目、医疗卫生、就业创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组织、户籍服务、脱贫攻坚等重点栏目,推进公共服务与民生信息公开;围绕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和药品安全、国有企业管理、产品质量监管、旅游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监管、房地产市场监管等重点栏目,推进公共监管信息公开。

二是透明运行政府权力。通过市信息公开网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市县权责清单、涉企收费清单、公共服务清单、中介服务清单,并及时更新调整。衔接落实上级政府取消调整的权力事项,2017年8月公开发布了《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淮北市市级政府权责清单目录(2017年本)的通知》,以专题页面方式进行集中展示,各部门行政权力责任清单、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和权力事项廉政风险点情况表也在网上公布;对市直22家单位383项权力进行动态调整,调整优化后市级政府权力事项由4930项精简到2161项,精简56%;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13013项权力事项、责任事项、监管细则以及收费清单、公共和中介服务清单全部纳入“一张网”运行,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推动公共和中介服务网上运行,去年底市级公共和中介服务清单已向社会公布运行,公共服务事项第一批上线运行128项,中介服务上线运行228项;开设行政权力结果公开栏目,2017年市级共汇总发布行政权力运行结果信息1023条。

三是全程公开重大决策。出台并落实《淮北市人民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规定》和《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北市人民政府重大事项决策公众参与办法〉等12项办法及规程的通知》,依照《安徽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程序规定》,对现行《淮北市人民政府重大事项决策公众参与办法》进行修订,明确重大事项决策前须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的情形,还规定了网上公开征求意见、风险评估、规范性文件制定征集意见及意见采纳、重大事项决策草案制定单位引导公众参与、市政府有关会议利益相关方会议列席制度等具体工作流程,避免了群众参与流于形式。2017年市本级先后对《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淮北市绿化条例》、《淮北市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行办法》、提高淮北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动态调整淮北市市级涉企收费清单等35件拟出台规范性文件或重大决策事项,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草案,吸纳社会意见。

四是及时多样解读政策。出台《淮北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政策解读工作的通知》,坚持“谁起草、谁解读”原则,出台重要政策,牵头起草部门将文件和解读方案一并报批,将政策解读与政策制定同步考虑、同步部署,解读方案一经审定,于文件公开的3个工作日内提交市政府网站发布,2017年全市共发布政策解读1500余篇,其中市本级政策解读300余篇,广泛使用领导解读、部门负责人解读、媒体解读、在线访谈、政策图解等方式和数字化、图表图解、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政策解读,丰富解读形式,着力提升解读的权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印发《中共淮北市委宣传部、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新闻发布工作的通知》,明确新闻发布职责任务,拟在市广电中心新建规范化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加强政策宣讲;市委书记、市长和市直部门负责同志带头接受市内外主流媒体专访或出席新闻发布开展政策解读,2017年共发布书记、市长、副市长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与的领导解读27篇,领导专访13篇,县区和市直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60人次、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16场次。

五是主动回应舆情热点。出台《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机制的通知》、《中共淮北市委办公室、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北市重要信息联动处置暂行办法〉的通知》,明确市委、政府、宣传、公安等部门重要舆情信息联动处置工作机制和责任分工;将市长信箱与市信访局网上信访平台合署办公;创建运行“淮北市人民政府发布”微信公众号,2016年4月上线运行,共推送信息543期,制作发布信息2202条,设计有政策解读、访谈实录、回应关切等专题,微信图文阅读总人数为316508人次,分享转发总人数为16533人次;通过市长热线、在线访谈、政风行风热线、民意征集、在线调查、舆情回应等栏目,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事项进行回应和解答,2017年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发布回应关切26期,对群众反映强烈的69件事项进行了回应和解答,增设“领导回应、新闻发布、在线访谈”等栏目回应社会关切,同时对“棚户区改造”、“禽流感”、“环保督察”、“热点警情”等事件进行了12期热点追踪的权威信息发布。2017年共组织市工商局、市人社局等16家单位参加在线访谈,共受理和回复网民线上提问139个,访谈总点击量达19754人次;年初制定了在线访谈和新闻发布计划,按照《淮北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制度》要求,设置了淮北市新闻发布会专题网页,2017年共召开“淮北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等12次新闻发布会,发布新闻发布实录12期、访谈实录16期、领导专访实录13期。

六是深入规范申请公开。规范依申请事项办理工作,建立了市政务公开办具体办理、市法制办审核把关、多部门协同配合的信息公开申请答复机制;进一步完善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流程图和指南,明确依申请公开申请条件、申请范围、申请方式、受理机构,统一依申请办理告知书格式,培训依申请公开办理人员,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办理时限、答复格式等要求规范依申请公开事项的办理,对于不予公开的事项,依法向申请人告知理由、法律依据及救济渠道;规范编制并及时更新依申请公开目录,各级各部门按月编制发布依申请公开目录,2017年市本级发布依申请文件目录信息85条次,为公众申请查阅政府信息提供方便;2017年市本级及部门共接受网上信息公开申请69件(其中市本级接受纸质信息公开申请23件),办结率均为100%,其中同意公开15件,同意部分公开6件,非本机关掌握而移送转交17件,属于信息不存在3件,其他情况28件,答复申请均通过网上或信件等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回复,提供信息实行免费。

七是下沉基层政务服务。构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四大平台和一个运行监控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一站通系统将政务服务延伸到全市的174个社区和276个行政村,下沉社区办事项总数居全省首位;网上办事大厅开设市直和一县三区共计5个分厅,从“个人办事”、“法人办事”、“部门服务”、“公共服务”四个维度分别提供1504、1147、1970、62项在线申办事项,累计办件超过28万件;全面整合市、县区和部门“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与省级办事大厅同步办理、同源发布、数据共享;网格化管理平台按照城区以每300户、农村以自然村为单位划分网格(全市共划分网格874个),整合公安、民政、计生、人社等部门网格员,实时掌控社区“人、地、事、物、组织、舆情”六要素信息;市级政务外网城域网与全市公务办公综合平台全部融合,是全省首家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政务外网全覆盖以及市县乡三级公务员一体化同网、同台办公的地市。

八是互联共享政务信息。建成云计算中心,为智慧城市项目提供基础云服务支撑和安全保障;云数据中心以人口信息为基础,累计汇集40余个部门数据超过4亿条,建成人口、法人、证照文等基础性数据库,已在公安、民政、人社、计生等部门之间实现信息交换、核查、分析和比对等综合应用功能,促进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基于跨部门数据互联汇聚,构建信用模型,开展信用预警,提供信用服务,并与国家和省信用信息平台实现对接,累计收录信用记录3248856条,其中自然人3064225条、法人184631条;“双公示”行政许可200035件,行政处罚2395件;公布淮北市诚信红名单30期,诚信黑名单21期;公布信用代码52899条。

(三)推进四项创新,确保政务公开取得实效。

一是推进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建设。在执行《淮北市人民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规定》的基础上,依照《安徽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程序规定》和《省政府重大决策宣传解读方案审查暂行办法》,对现行《淮北市人民政府重大事项决策公众参与办法》进行修订,草拟《淮北市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程序规定》、《淮北市政府重大决策宣传解读方案审查暂行办法》草案,待修改完善后履行征求意见和合法性审查程序,报市政府有关会议研究。两个草案是对市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规定的公众参与、政策解读工作进一步细化、明确、补充,便于操作,不但规定了市政府有关会议利益相关方会议列席制度,还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公众利益的政府行政决策行为进行了规范。

二是开展基层试点带动全市工作提升。依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协调濉溪县积极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濉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濉溪县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负责全县试点工作各项事务;改版升级政府网站,为达到省试点工作对网站版式的要求,濉溪县与龙讯科技合作,对政府门户网站进行改版升级,建立拆迁安置试点工作专栏,集中展示全县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与补偿、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土地征收、土地流转等重点信息;寻求示范点建设第三方合作,濉溪县积极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试点工作第三方合作,开展实地调研,采集相关数据,形成濉溪县标准规范,编制了试点工作方案;召开基层试点工作动员大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的部署安排,要求拆迁安置涉及单位积极配合,为试点工作前期调研、全面推进拆迁安置政务公开试点工作做准备;完成试点内容事项目录、公开标准、公开流程编制,并报送给省直各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审核。

三是构建符合淮北实际的工作指标体系。鉴于我市政务公开工作基础较弱,为推进政务公开常态化,狠抓微观层面的工作落实,我市结合实际,编印了《淮北市政务公开工作指标体系(2017年版)》;《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市本级、市直重点部门、市直非重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县、区、镇、办事处7各层面的政务公开实际需要和公开的广度、频度、深度要求,成为全市各级政府政务公开的工具书,指导各主体开展工作的手册,相关岗位工作人员人手一本,对照手册,能清晰的知道要上哪些信息、什么时候上信息、标准的信息应该涵盖哪些要素;《指标体系》既是符合淮北实际的技术规范,也是完整的工作评价体系,能够解决政务公开工作人手少、不会干、不规范等问题,作为规范工作的基本方法,可以减少盲目性、无用性工作量,提高大家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将对推进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起着示范性、指导性的重要作用。

四是借助智慧城市建设力推政府信息惠民。我市在市行政中心周边集中改建新建政务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房地产交易及不动产登记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便民利企服务“五大中心”;开通网上办事大厅,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延伸到全市所有社区、行政村,下沉事项总数居全省首位,真正将服务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开发“爱淮北”智慧APP,预约挂号、缴费订票、家政公益、衣食住行、游购娱乐等,汇总60多类网络服务项目,总计提供1970项在线申办事项,同时在“五大中心”设立6个网上办事受理窗口和1个网上办事自助区,促进实体大厅和网上政务平台、自助终端相结合,为群众和企业办事提供优质高效的网上服务;目前正在谋划和建设的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无线城市等特色项目,将让全市人民更好地共享指尖上的智慧生活。

二、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安排

我市政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要改进和完善政务公开建设管理工作机制、健全政务公开工作制度;二是要提升完善网站框架结构特别是政务公开网栏目设置;三是要加强舆情搜集,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四要进一步落实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等相关政策,以政务公开倒逼政府行为科学化、规范化;五要着力提升政务公开工作重视度和推进力度;六是完善符合淮北实际的完整工作标准;七是要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八是要完善政务公开考核机制等。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充分发挥政务公开促进重大决策落实的重要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注关切,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以公开促规范、促服务、促落实。

二是全面强化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系列决策部署,重点做好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服务与民生、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不断提升信息公开深度、广度,确保政府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三是继续推进政策解读回应,不断扩大公众参与。继续保持政策解读的良好机制,引入更多传播载体,采用更多普通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开展政策解读工作,确保发挥解读实效。进一步发健全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和回应机制,围绕社会关切及时、权威发声。进一步探索公众参与市政府文件制定工作机制,扩大公众参与范围。

四是持续推进公开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作为政务公开主平台的重要作用,不断优化页面布局、丰富网站内容、完善搜索功能,让发布的信息群众看得到、找得到、易获取。继续推进新闻发布工作机制落实,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运用政务新媒体、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方式,主动向社会公众推送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作进展、权威解读回应、突发事件应对等信息、进一步发挥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等媒体作用,不断扩大政策知晓面,助推政策落地生根。

五是持续做好政务公开常态化监督考核。继续做好第三方机构与专业机构独立测评工作,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完善考核奖惩体系,有针对性的加大日常工作监督指导力度,强化对全市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指导。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