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实录】淮北市全力提升为企服务质效新闻发布会
一、发布主题:全力提升为企服务质效新闻发布会
二、发布时间:2025年9月4日上午10:00
三、发布地点:市工信局11楼会议室(招商大厦199号)
四、发 布 人:杨斌
五、发布环节:
(一)全力提升为企服务质效新闻发布
(二)答记者问
六、发布实录:
(一)全力提升为企服务质效新闻发布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衷心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全市为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今年以来,市工信局紧紧围绕“政策入企、金融惠企、产需对接、助企解难、数实融合、企业培训”六大赋能行动,系统集成服务资源,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全力提升服务质效,助力企业稳生产、拓市场、强动能,推动工业经济稳进提质。
(一)政策入企赋能:构建精准触达机制
政策梳理系统集成。构建“政策直达+精准解读+快速兑现”服务体系,编制《淮北市惠企政策白皮书(2025年版)》,依法梳理发改、工信、科技等九部门各级惠企政策201条,明确适用对象、申报流程和兑现标准。渠道多样精准推送。通过市企业服务中心网站、“小淮惠企”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平台推送政策243篇次,累计点击量超2万次,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保障企业知情权。政策兑现高效规范。抢抓政策机遇,成功获批2025年第一批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资金7101万元,居全省第12位、四个资源型城市第1位。今年以来,已兑现省级奖补政策3批6376.7万元,对上争取资金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12%。
(二)金融惠企赋能:打通企业融资通道
政银企对接常态化。构建“白名单+特色产品+精准对接”融资服务体系,累计举办银企对接活动15场,促成融资合作10.5亿元。针对专精特新、“亩均论英雄”企业建立专属白名单,定期向金融机构推送需求,推动信贷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服务平台集成化。升级“金融服务”线上平台,集成15家金融机构28项特色产品,建立“白名单+精准对接”融资服务模式。
(三)产需对接赋能:强化产业链协同
动态更新产需信息。围绕铝基新材料及汽车零部件等四大产业,动态编制《淮北市规上工业企业产需信息汇编》,市企业服务中心平台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产需信息“一键查询”,累计发布要素需求1299项,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规范举办对接活动。认真摸排企业市场需求,举办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现场推进会淮北市矿山机械技术装备交流展、重点企业走进口子系列活动、铝基新材料产业供需对接会等专题系列对接活动22场,覆盖企业476家,产需对接成效显现,1-7月,全市工业产品销售率99.7%,居全省第2位。
(四)助企解难赋能:企业诉求闭环响应
多层级包保责任体系。完善多层级包保服务机制,12位市领导包保联系全市100家重点工业企业,县区、开发园区领导落实分级包保责任,确保实现规上工业企业联系服务“全覆盖”。推行 “企业服务员” 制度,由全市12名“企业服务员”联系服务118家重点规上工业企业。全流程闭环办理机制。严格执行 “收集—分办—督办—反馈” 企业诉求四步流程办理机制,对市领导联系服务企业、“新春大走访”、“企业服务员”等收集的问题,实行每周调度,依法督促相关部门快速处置,确保 “事事有回音”。今年以来累计收集企业诉求问题275个,已办结256个,办结率保持90%以上。
(五)数实融合赋能:夯实数字基础
法治化基础保障。开展网络基础提升服务专项行动,建成园区固移融合“双千兆”虚拟专网;新增5G基站225座,实现全市6个省级工业园区5G全覆盖;建成IDC机房(互联网数据中心)6处,工业互联网创新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企业数据“采集、汇聚、应用一网集成”。规范化服务模式。大型企业标杆引领,推荐英科医疗等4家企业按国家标准申报国家级5G工厂;中小企业精准扶持,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服务商实施”模式,按园区、产业链定制数字化改造方案,明确设备更新、系统部署等任务。启动2025年度数字化诊断服务项目,预计可为79家企业提供公益诊断服务。标准化转型引导。组织数字化转型测评和两化融合评测,建立企业“数字化转型体检报告”针对性推送解决方案,210家企业完成测评,全市上云上平台企业超1700家,较2024年底增长200余家。
(六)企业培训赋能:提升法商素养
培训课程品牌化。聚焦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打造“淮商大讲堂”培训品牌,着力培育高素质企业家队伍。今年以来举办培训活动6场,覆盖企业高管300人次。开展青年企业家培训。收集企业家培训诉求,制定全市提升企业家能力素质培训班培训方案,举办“相城薪火・淮商菁英”领航班培训活动5期,培训人员超400人次,不断提升青年企业家法治素养。落实全市“蓄力赋能工程”专题培训计划,与市委组织部联合筹办上海交大提升企业家能力素质培训班。对标学习先进经验。分主题组织铝基新材料、专精特新企业赴长三角考察学习3次。
(二)答记者问
1.请问在政策入企方面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确保政策精准直达?
答:我们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确保政策精准直达:一是编制《淮北市惠企政策白皮书》,系统梳理201条政策并明确申报流程;二是通过企业服务中心网站、小程序等多元渠道推送政策243篇次,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三是建立快速兑现机制,已兑现省级奖补资金6376.7万元,资金争取完成年度目标112%。
2.产需对接方面有哪些特色做法?
答:我们动态编制产需信息汇编,实现“一键查询”,发布要素需求1299项。举办各类专题对接活动22场,覆盖企业476家。通过这些举措,1-7月全市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9.7%,位居全省第2位。
3.如何确保企业诉求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答:我们建立多层级包保机制,市领导包保100家重点企业,12名服务员联系118家企业。严格执行"收集-分办-督办-反馈"四步流程,每周调度督办。今年以来收集诉求275个,已办结256个,办结率超90%。
4.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提供了哪些支持?
答:我们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实现省级园区5G全覆盖,建成6处IDC机房。推荐4家企业申报国家级5G工厂,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提供定制化改造方案。启动数字化诊断服务,预计为79家企业提供公益诊断。目前上云企业超1700家,较去年增长200余家。
5.企业家培训有哪些重点安排?
答:我们打造“淮商大讲堂”品牌,举办6场培训覆盖300人次。与上海交大合作举办企业家素质能力提升班,组织企业家赴长三角考察学习3次,全面提升企业家素质能力。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衷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于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