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淮北市政务公开重点工作清单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淮北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6-24 16:31 字号:

一、深入推进政策公开,服务高质量发展

1. 聚焦建设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国家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区域开放合作、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等重点工作,及时规范发布政策信息及执行效果。

2. 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双招双引信息公开,集中发布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办理指南、办理进展等,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动态更新涉企收费政策及清单,明确收费项目、标准、依据,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3. 推进优化消费环境信息公开,及时公开促进消费政策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信息,确保政策直达市场主体和消费者,鼓励各县区结合本地实际,规范有序开展放心消费承诺,引导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4. 常态化公开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生态环境、养老、社会保障、公共体育、旅游、公共资源交易、招标采购、乡村振兴、粮食收购进度与价格、惠民惠农资金发放等领域信息。

二、强化权力配置公开,助力规范行政履职

5.持续推进权力配置信息公开,动态更新各部门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及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规范履职。

6.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工作制度,加大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从轻减轻行政处罚清单公开力度并动态调整,深入公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权力运行全流程结果信息。

7.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全面做好我市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涉企保证金、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等清单公开工作,及时完整公开收费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依据。

8.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强化督促指导和评估检查,建立健全我市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更新规范,做到公开目录及内容动态更新。

三、提升解读咨询水平,增强政策传播效能

9. 严格落实政策解读与政策文件同步起草、同步审签、同步发布的要求,发挥政策参与制定者和专家学者的作用,增强解读权威性,持续强化正向宣传引导,有效凝聚社会共识,推动政策实施与市场预期引导协同发力。

10. 严把解读时效关、形式关和质量关,要按照 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保证解读与政策的紧密衔接,避免政策发布后长时间没有解读或者解读滞后;要因策制宜创新解读方式,针对不同受众合理特点,合理运用图文、视频、动漫等解读形式加强解读效果,提升解读针对性和实效性,杜绝政策解读中的形式主义。

11. 推进集成式政策解读,做好重大政策系列解读,围绕政策出台背景、核心目标、实施细则等维度,阶段、分层次进行深度解读;探索关联政策的组合式解读模式,将同一领域或相关领域的政策进行对比分析、要素梳理,阐释政策间的协同关系与叠加效应;建立健全政策执行全流程的跟踪解读机制,政策起草阶段做好草案解读,政策执行做好阶段进展动态通报、及时回应关切,后期结合政策执行后评估开展总结解读。

12. 在发挥好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鼓励政策制定单位开展线上线下联动的宣传推广,通过在线访谈、专家解读、新闻发布、线下面对面解读等多种形式,实现解读信息的深度传播,提高政策知晓率。

13. 优化政策咨询服务体系,畅通整合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政务公开专区等线上线下咨询渠道,建立政策咨询问题收集-办理-答复-评价闭环管理机制,提升答复专业性,确保咨询答复高效精准。

14. 继续组织开展优秀政策解读案例评选,提升全市政策解读质量。

四、有序扩大公众参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15. 及时公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完善政策文件制定过程公众参与机制,丰富线上线下便于公众的参与渠道,涉及企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重大决策事项须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16. 深化公众代表列席决策会议制度,常态化邀请公众代表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涉及公众利益议题,提升群众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17. 做好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跟踪反馈与后评估信息公开,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制定、 实施 、评估全链条公开机制,集中发布评估信息,畅通公众意见反馈通道。

18. 继续开展政府开放日活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政府建设、民生关注热点等相关主题,通过实地参观、现场交流、视频解读等多种形式,搭建政府与企业和群众零距离沟通的桥梁,树立勤政务实、公开透明的政府形象。

19. 推动基层参与决策,县乡两级应通过政务公开专区、社区服务站、村级公示栏等渠道,开展重大决策意见征集活动,引导公众有效参与决策制定,提升决策认可度。

五、深化数字化转型,提升政务公开质效

20. 继续加强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及其他重要政策文件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依托政策文件库,统一电子文档格式规范和信息来源,确保文件发布格式统一、信息准确无误,切实提升政策文件的权威性、规范性。

21. 完善政策文件库功能,优化升级市政策文件库,实现重要政策制定从意见征集、发布、解读、执行评估到废止失效的全流程管理。

22. 注重政策文件库新技术应用,优化数字化发布机制。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化升级智能问答等服务场景,通过精准识别用户需求,提升政策匹配的精准度与服务效能。

23. 优化移动端政务公开平台,完善页面交互展示,提升检索查询功能和效率,打造随时看、随手查的移动政务公开新体验。

24. 扩大电子版政府公报使用,合理减少纸质版政府公报印发数量,更好发挥政府公报的权威发布和标准文本功能。

六、筑牢公开工作基础 构建高效保障机制

25. 落实省政务公开办工作要求,开展市政府及市直部门政务公开标准目录调整工作。市直各部门要配合市政务公开办,有序完成目录体系搭建、数据迁移、专题优化和页面展示等工作。

26. 市直部门要按照管业务就要管公开的要求,加强对本行业本系统公开业务的监督指导,加强与各县区沟通协同,推进全市政务公开工作步调一致、同向发力,改进跟踪问效方式,切实防范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轻负担。

27. 规范做好依申请公开全流程办理,各级、各部门要在申请受理、审核、答复、送达、归档等各环节,明确具体责任及工作要求,着力提升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28. 加强信息质量与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信息发布三审制及保密审查制度,防范关联汇聚风险。及时清理已公开信息中的涉及泄露隐私信息及无效冗余数据,建立健全已公开信息安全巡查机制,及时整改问题信息。

29. 开展常态化培训、指导、交流,聚焦政策解读、依申请公开、平台管理等重点工作,挖掘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做法,开展交流分享,发挥引领作用,提升全市政务公开队伍业务水平。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