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实录】2025年淮北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通报新闻发布会
一、活动主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通报
二、承办单位:淮北市应急管理局
三、新闻发布会时间:2025年1月22日上午9:00
四、活动地点:市应急管理局七楼视频会议室
五、主持人: 张楠楠 市应急局宣传教育科科长
六、参加人员:汪惠芳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七、发布会流程:
(一)介绍近期森林防火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御工作开展情况;
(二)答记者问
张楠楠: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市应急管理局新闻发布会现场。今天的发布会的内容是近期森林防火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御。下面请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汪惠芳简单介绍一下介绍近期森林防火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御工作开展情况。
汪惠芳: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感谢前来参加的媒体记者朋友们。下面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近期我市在森林防火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御方面开展的一些工作。
1.森林防火方面:
一是狠抓责任落实。1月9日上午,我市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省委梁言顺书记和市委汪华东书记关于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印发《关于做好岁末年初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通知》,签发第一号森林防火总林长令,对冬季森林防火工作进行部署。
二是加密巡林检查。依托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进一步强化各级林长和护林员分级包干、网格化管理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将工作重心下沉至村组,全市四级林长履职尽责,防火期以来巡林8500余次,巡林里程18600余公里。市应急局联合市林业局、市公安局开展各类督查12次。
三是强化火源管控。抓好对野外火源的管理,提高对林边、村边、田边等易发生火情地点的巡查密度,杜绝一切火种进山入林,依法严厉查处各类野外违规用火行为。累计劝阻、教育野外用火人员100余次。推进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活动,特别是关键区域、重点部位。定期对林区的通讯、输配电设施进行维修检查,对关键部位的可燃物进行清理,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最大限度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游走字幕,在黄金时段播放森林防火公益广告,利用户外大屏播放森林防火知识,公布森林防火报警电话,在重要地段设置虎威威多功能森林防火语音宣传牌、悬挂标语横幅和警示牌等,在重点山头、林区、墓地坟头和关键路口,在人员密集场所张贴《淮北市森林禁火令》,对过往人员进行防火宣传,重点宣传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基本知识、安全用火和紧急避险知识,推行“鲜花换祭祀用品”移风易俗,推进森林防火宣传“五进”活动,不断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氛围。
五是严格值班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充分发挥森林草原防灭火领域已有的各种信息化手段,特别是用好“智慧林业”,防火期全市180余名防火队员在班在岗,不间断巡林检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火情、上报火情、快速扑救,实现“打早打小打了”,避免酿成大的森林火灾。
2.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御方面: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吸取去年年初两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教训,围绕“保安全、保畅通、保供电、保民生、保稳定”要求,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全力做好低温雨雪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2)压紧压实责任。11月27日,市防减救灾办制定印发《关于做好岁末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厘清部门职责,压紧行业责任,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12月18日,市防减救灾办副主任、市应急局副局长周军主持召开全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应对协调会,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应对工作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抓实抓细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3)加强监测预警。市应急局、市气象局等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及时发布预警,进行会商研判,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实时掌握重要交通枢纽以及电网、油气管网、供水线路畅保通工作信息。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防灾避险常识,确保预警信息通知到户到人,引导群众提早做好防灾避险准备。
(4)突出隐患排查。紧盯下穿立交桥、临时构建筑物、大跨度建筑、老旧危房、校舍、在建工地、高速公路及重点干线路网等重点部位和重点地段,突出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重点领域,结合部门职责,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制定风险隐患清单台账,实行专人负责、清单式管理,突出问题立即整改,真正将隐患消除在萌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加强物资储备。根据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工作部署,全面摸排我市应急抢险救灾能力。围绕应急抢险队伍、装备、物资进行全面摸底,掌握全市融雪盐等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确保队伍、装备拉得出、顶得上。此外,我市今年又添置3辆多功能除雪车,预计春节前后可全部到位。
(6)严格值班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联合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建立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在极端天气期间联合值班值守机制。确保在极端天气期间各部门及时进行会商研判,第一时间落实应急处置措施,防止小险酿造大灾。
以上就是近期我市在森林防火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御方面工作开展情况,谢谢!
张楠楠:感谢韩汪局长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环节,请媒体朋友们提问。
问题1:春节即将到来,当前正值春运返乡高峰,近期天气预报有一次降温天气,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汪惠芳:好的,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近期天气情况。
根据最新气象数据分析,预计,23日至26日全市有一次降水天气过程,其中25日夜里至26日有雨夹雪或雨转雪。气温方面:23日起受降水影响,最高气温降至10℃以下。26日起,受强冷空气影响,全市有一次大风降温天气过程,偏北风力增至4级左右,阵风7级。28日早晨最低气温-7℃左右。在此期间,我们将会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请大家留意并做好防范。
谢谢!
问题2:当前正值春运返乡高峰,为防范应对寒潮天气,我市准备做哪些工作?
汪惠芳:好的,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我市近期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强化分析研判,落实会商机制,及时做好灾害性天气过程的预测、预报、预警工作,提高预测精准度、延长预见期。二是强化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和防灾避险常识,确保预警信息到户到人,组织群众做好防灾避险准备。三是排查整治风险隐患。紧盯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全力抓好农业设施、在建工地、市政设施、大跨度建筑物、危旧房屋、简易工棚、城乡自建房、城镇燃气等重点部位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提前落实重要设备防冻、防潮保障措施。在重点路段设置道路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通行安全,特别是加强易结冰积雪路段巡查,必要时及时封闭相关道路。四是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全市各应急抢险救灾队伍加强队伍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对应急装备进行维护保养,设置AB岗,根据应急抢险需要,24小时进行待命和前置,确保第一时间开展应急抢险工作。五是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通信联络畅通,做到雪情、冻情、灾情和突发事件信息第一时间报告,杜绝瞒报漏报谎报。
问题3:冬春救助体现党和政府对受灾群众的关心关怀,关系受灾群众切身利益,是兜牢民生底线、防止因灾致贫返贫的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请问一下冬春救助对象包括哪些?具体流程是什么?
汪惠芳:好的,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冬春救助工作。
1. 救助对象。冬春救助对象为当年遭受自然灾害导致冬春临时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受灾”和“因灾导致生活困难”是确定冬春救助对象的必要条件。
2.救助流程。
(1)县级应急管理部门于 9 月份开始布置摸底工作。
(2)乡(镇)、村(社区)严格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的程序公开公平公正地确定冬春需救助对象。具体流程是冬春救助对象由受灾人员本人申请或者村(居)民小组提名,经村(居)民委员会民主评议,在村(社区)范围内公示无异议后,由村(居)民委员会组织填写需救助人员信息,并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提交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后报县级应急管理部门、财政部门。
县级应急管理部门、财政部门负责审核乡(镇)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报送材料,组织填写需 救助人员信息,并于 10 月下旬上报上一级应急管理部门、财政部门。
3.救助资金发放
(1)接到上级冬春救助资金后,县级应急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研究提出当地冬春救助具体实施方案,按照“分类救助、重点救助、精准救助”原则,优先做好因灾倒房重建户和受灾的低保对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散居孤儿、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救助。
(2)县级应急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指导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组织做好资金发放情况公示,公示结束并无异议后,在 15 个工作日内(最晚春节前),按照公示的救助对象信息,将冬春救助资金全部发放到救助对象手中。
谢谢!
张楠楠:感谢记者朋友们的提问,由于时间关系,发布会到此结束。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发布单位沟通采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