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淮北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2025年1月13日淮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主席团第五次会议通过)
各位代表:
淮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了市财政局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提交的《关于淮北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各代表团分别进行了认真审议。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在会前调研和初步审查的基础上,根据各代表团的审查意见,对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关于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4年全市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预算决议,持续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统筹财政资源,优化支出结构,坚持财政金融协同,集中财力办大事,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我市预算管理中仍存在收支矛盾较为突出、财政统筹力度有待加强、零基预算改革有待深化、政府债务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对此,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关于2025年预算草案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25年预算草案,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淮北的要求,符合我市发展实际,提出的目标及相关措施总体可行。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批准《关于淮北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淮北市2025年市级预算草案。
三、关于做好2025年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的建议
围绕2025年预算目标任务,针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落实积极政策,有效助力经济发展。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打好政策“组合拳”,全力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加力推动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地,激活投资消费潜能,大力支持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重大项目,发挥好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拓宽民间投资空间。支持产业引导基金高质量发展,加强与省级基金、社会资本合作力度,完善基金体系,更好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二)加强收支管理,保障财政平稳运行。强化收入管理,把依托行政权力、政府信用、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确保收入及时准确入账;加强收入研判,密切关注重点行业、企业税收变动,在依法依规强化税收征缴管理的同时,避免收过头税,切实维护市场主体权益;严格非税收入管理,规范执收行为,杜绝乱收费乱罚款;常态化盘活存量资产资金,挖掘特许经营权等政府资产潜力,从严控制结转结余资金规模。硬化预算支出排序机制,严格按照“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支出顺序合理安排支出;审慎抉择资金投向,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核机制,严禁超越财政承受能力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加强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管理,规范政府购买行为,应由政府直接履职的事项不得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及时修订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配置标准和处置办法,加大闲置资产调剂力度,推动闲置资产共享共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三)深化财政改革,提升绩效管理水平。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打破基数依赖,结合财力状况逐项研究各预算支出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开支标准,加强各类监管成果运用,推动跨部门资金统筹整合,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配置方式。积极探索市县(区)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体系,增强县区财力保障。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流程管理制度体系,收入预算要根据企业年度盈利情况和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政策等合理测算,支出预算要坚持政策导向,按使用方向和用途细化编列,切实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深入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认真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财政与纪检监察、审计等协同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探索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加强成本管控,推动财政资金降本增效。
(四)强化债务管理,确保债务风险可控。用好上级新增专项债、债务置换等政策,加快偿还拖欠企业账款,对申报的债券项目开展财政承受能力和项目单位整体举债风险审核,切实提高项目前期储备质量。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利息负担,将置换出的化债资金用于促进发展和改善民生,将腾挪出的政策空间更多用于支持消费、投资、创新等,进一步增强政府和企业的融资能力。将政府债券还本付息纳入预算安排,按时足额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建立完善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健全部门信息共享和监管协同机制,实时关注债务规模,加强风险监测分析,对违规举债、虚假化债等行为严肃问责。加强融资平台公司监管,推动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切实防范平台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