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实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开《淮北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布时间:2023-09-20 08:52 字号:

一、活动主题:“淮北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

二、承办单位:淮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三、新闻发布会时间:2023年9月19日(星期二)下午4:00

四、活动地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报告厅

五、主持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总工程师丁李波

六、参加人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机关各科室、媒体记者


各位媒体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出席我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我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工程师丁李波。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部分媒体记者出席本次发布会。

本次发布会主要有两项议程:

首先由我给大家介绍《淮北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制定情况。

为了落实省政府任务部署,提高我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淮北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现将《淮北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制定情况介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2年10月自然资源部批复同意将安徽省作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为扎实推进试点改革工作,2023年1月28日,安徽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安徽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皖地用改〔2023〕1号)。为贯彻落实省《实施方案》,市政府高度重视,责成我局结合淮北市实际,制定《淮北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经过两次征求县(区)政府、发改、经信等单位意见,并履行社会公众参与、社会风险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程序,经市委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后出台《淮北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二、主要内容

该《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三部分内容,并附淮北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重点任务分解表,明确每一项任务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本次综合改革任务25项,其中2023年度15项,2024年度6项,2025年度4项。

三、改革目标

我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的目标是利用三年时间全市建立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机制,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高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至2025年,全市土地开发强度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符合国家管控要求,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完成目标任务,新上项目达到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切实提高土地要素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形成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工作经验和做法。

四、工作计划

(一)加快任务推进。一是精准把握时间节点,增强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年度15项改革目标完成和市委市政府要求上来,积极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强化协调推进和15项改革任务落实;二是认真谋划2024年和2025年度改革任务,研究制定操作细则、明确工作流程、结合具体项目强推改革任务的落实。

(二)强化宣传评估。强化改革宣传意识,在做好工作推进的同时要善于总结宣传,承担改革任务牵头单位要主动报送改革进展、典型案例等,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扩大改革影响力,推进形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社会共识。

以上是淮北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制定情况。

下面请媒体朋友们就所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请举手示意。

问题一:记者:请问国土空间规划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中将发挥什么作用?

谢谢你的提问。一是新一轮编制的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坚持了节约绿色发展理念和保护优先、节约优先的原则。将土地节约集约新要求作为重点落实在市、县国土空间规划成果中,进一步强化对全市建设用地规模管控;二是依据“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科学合理划定了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以“城镇开发边界”为基础,按照与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相适应的建设用地规模,在市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集中建设区、弹性发展区等,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为全市高质量发展预留发展空间。 

问题三:记者:请问我市围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感谢你的提问。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淮北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改革日常工作。县(区)人民政府成立改革领导机构,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努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响应”的节约集约用地管理机制,共同推进改革工作。二是实施目标管理。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工作纳入市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土地节约集约综合改革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市政府对市直单位、濉溪县政府、三区人民政府、市高新区管委会目标绩效考核内容。三是加强宣传推广。强化改革宣传意识,在做好工作推进的同时要善于总结宣传,承担改革任务牵头单位应积极报送改革进展、典型案例等,力争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扩大改革影响力,推进形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社会共识。 

问题二:记者:本次改革在节约集约用地,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感谢你的提问。一是建立完善一批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落实工业用地“带方案出让”实现拿地即开工;开展亩均效益评价,实行企业用地差别化政策;健全工业用地多方式供地制度;探索产业用地“清单制”,优化工业用地配套设施比例;支持产业用地类型转换利用;完善工业用地分割转让制度等。二是鼓励推行“零增地技改”,在符合规划、安全、环保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工业企业在现有用地上进行改扩建或拆旧建新,超出原批准总计容建筑面积的部分不再收取土地出让价款,并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三是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建立市、县(区)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治理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攻坚行动,创新盘活机制,加速“腾笼换鸟”、推动复合开发、挖潜发展空间、推进提质增效,整治工业低效土地。建立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池制度,市级重大项目纳入市级计划指标统筹范围,资源要素保障更加有力。今年以来,已保障中湖大湾区、南唐路、雁鸣大道东延段扩建工程、煤化工基地等项目用地需求,统筹建设用地指标3750.39亩。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