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实录】水环境质量状况及水污染防治情况新闻发布会
一、时间:2023年9月20日(星期三)
二、地点:市生态环境局西楼二楼会议室
三、主持人:赵立法 市生态环境局法规与标准科科长
四、参加人员:禹雷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许峰 水生态环境科科长
五、参加媒体:安徽经济报、淮北传媒中心等媒体记者
六、议程:
一、淮北市今年以来的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二、2023年1-8月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情况;
三、记者提问。
七、主要内容:
主持人: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本场新闻发布会。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禹雷同志、水生态环境许峰同志,向大家通报淮北市今年以来的我市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情况以及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许峰科长介绍今年以来水环境质量状况及1-8月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情况。
许峰: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
下面,我简要介绍下淮北市今年以来的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碧水保卫战向纵深推进,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地表水水质状况:2023年1-8月,我市濉河、沱河、浍河、澥河4个国家考核断面的水质类别分别为Ⅲ类、Ⅳ类、Ⅲ类、Ⅲ类,1-8月水质优良率达到75%,同比上升75个百分点。孟沟入浍河、闸河君王桥、蔡桥闸3个省考核断面的水质类别分别为Ⅴ类、Ⅲ类、Ⅲ类,1-8月水质达标率达到66%,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2023年上半年淮北城市水质指数为5.7067,同比变好;水质指数变化率为-6.84%,水质改善效果显著。
2.饮用水源水质状况:2023年1-8月,我市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下面介绍2023年1-8月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情况
一、强化管理机制,压实治污责任。实施《淮北市地表水水质考核管理办法》。为牢牢压实各县区、开发区治污责任,通过下发交办清单对各项交办任务进行调度,按月对各项考核指标反馈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今年1-8月共下发交办事项257件,完成整改239件,完成率93%。实施《淮北市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办法》。按照“谁超标、谁赔付,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以保护水环境质量为目的,在全市建立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按照生态补偿办法对各县区、市高新区、煤化工基地的生态补偿断面每月计算生态补偿资金,半年会同财政局进行通报,年底进行清算。
二、严格入河排污口审批标准,加强日常管理。根据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相关规定,论证入河排污口设置条件,保证审批入河排污口排放标准符合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要求和相关行业排放标准,减轻水生态环境承载压力,保障各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建立入河排污口审批清单,对在册的入河排污口进行日常巡查,明确排污口责任主体自行监测、信息公开等要求,对水环境质量较差的地方适时开展监测,加大排污口环境执法力度。
三、强化河流断面水质保障。联合河长办印发实施《关于开展“整治河湖沟塘,改善人居环境”行动的通知》,解决支沟秸秆、垃圾污染问题,防止汛期进入主要河道,杜绝“旱季藏污纳垢,雨季零存整取”现象。联合宿州、亳州、永城开展重点断面联防联控,建立信息互通,推动跨区域协作,实现汛情通报、雨情共享、应急响应等联防联动机制。
四、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强化水环境监测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共31个地表水水质监测自动站,6个浮标站。与手工监测断面相结合,构建了覆盖我市大部分县区交界断面和市界交界断面的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强力数据支撑。每日审核数据并通报,每周汇总数据分析数据,交办调度县区分局溯源并查找污染,及时处置。
我就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许科长的介绍。
下面,请禹雷副局长介绍今年以来淮北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情况。
禹雷: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
下面,我简要介绍下今年以来淮北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情况。
首先介绍一下今年我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基本情况。今年,我们制定印发了《淮北市农村净水行动实施方案》,以国家及省级监管清单中的黑臭水体名录为主体,县、区政府将排查新发现的黑臭水体进行不定期的增补和完善,汇总形成完整的农村黑臭水体清单台账,并制定了治理计划。2023年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是8条,治理任务分解到县区。其中濉溪县治理任务6条,截至目前已完成治理4条,剩余2条治理进度完成80%左右,11月底前完成;相山区治理任务1条,目前治理进度50%左右,11月底前完成;烈山区治理任务1条,目前治理进度50%左右,11月底前完成。
我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采取的主要做法:
一是排查常态化。制定印发《淮北市农村净水行动实施方案》,以国家及省级监管清单中的黑臭水体名录为主体,组织县、区政府持续排查新发现的农村黑臭水体并不定期增补和完善,汇总形成完整的农村黑臭水体清单台账,制定治理计划,与农村其他环境问题协同推进。
二是整治规范化。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清两治一植”等专项行动,针对黑臭水体排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立查立改、随改随清,重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和深度治理,加强生活垃圾处置利用,狠抓畜禽粪污综合整治,从源头上预防黑臭水体产生。对标《淮北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严格落实治理验收工作,确保整治任务按序有效完成。
三是考核制度化。以《农村环境整治四项重点任务考核》为抓手,每月调度各县区黑臭水体整治的进展情况,对考核结果连续垫底的县区进行通报。组织不定期现场考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处理,进一步压实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的监管责任,形成齐抓共管、齐抓共查的多方合力。
四是监督长效化。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管理范围,明确沟河水体河长,构建农村水体治理监管体系,制作农村河道水体长效管护公示牌,明确管护主体,实行常态化、长效化管护。同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积极性,提高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群防群治的基层防线,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禹局长的介绍。
下面,请大家提问。
记 者:请介绍一下我市矿井水氟化物深度治理工作情况。
禹 雷:我市南部地区地表水氟化物浓度长期偏高,为切实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市生态环境局于2022年5月中旬制定实施了《淮北市矿井水氟化物深度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宿州煤电公司有9座煤矿开展矿井水氟化物深度治理工作。建立规范有序的监管制度,安装氟化物在线监测设备,确保氟化物按要求排放。通过治理,各煤矿排污口氟化物日均排放浓度均低于1mg/L,淮北市矿井水氟化物深度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为淮北市环境本底判定提供了数据支撑。顺利通过了2022年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本底判定论证,扣除了淮北市沱河、浍河、澥河氟化物本底影响,进一步保障国家考核断面年度目标完成。
记者:今年四个国考断面优良水体达标任务为75%,压力很大,请问下一步有什么重要举措?
禹雷:一是找准治理关键和薄弱环节。摸清濉河、沱河、浍河、澥河等流域水生态环境基本特征与时空演变趋势,诊断分析水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聚焦重点难点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实施清单式管理,精准指导污染防治,促进水环境精细化监管。
二是加大入河排污口整治力度。严控入河排污量,推动源头治污。加快推进市排水公司二期扩建、濉溪县污水处理厂、濉溪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等污水提质提标改造及老濉河等尾水湿地系统建设工程进度,联合相关单位督促指导提升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定期对涉水企业开展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偷排和超标排放等行为,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认真谋划项目争取中央资金。谋划水环境工程项目,编制《淮北市水生态环境智慧监管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积极申请中央资金,以提升水环境智慧监管能力,科学掌握辖区河流水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调度相关单位开展溯源,切实做到尽早切断污染源。目前申报项目经省、部级审核已进入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储备库,争取尽快申请到中央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