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实录】淮北市空气质量现状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
一、时间:2023年6月5日(星期一)15:30
二、地点:市生态环境局西楼二楼会议室
三、主持人:赵立法 市生态环境局法规与标准科科长
四、参加人员:奚先春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周志莹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
五、参加媒体:安徽经济报、淮北传媒中心、淮北发布等媒体记者
六、议程:
一、今年以来空气质量现状;
二、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三、记者提问。
七、主要内容:
主持人(赵立法):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我是市生态环境局法规与标准科科长赵立法,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今年以来空气质量现状和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奚先春,大气环境科科长周志莹。
新闻发布会共有3项议程:一是请奚先春副局长介绍下今年以来空气质量现状;二是请周志莹科长介绍下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三是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今天是6月5日,先由我通报六五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开展情况,2023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为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印发了《2023年六五环境日暨安徽环保宣传周宣传活动方案》,一是开展“六五”环境日集中宣传活动。6月2日上午,我局会同市国家税务局、市供电公司在相王广场联合开展 “六·五”环境日集中宣传活动。通过设立环保咨询台、展示环保成就图片、发放环保宣传手册等形式,向公众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等工作成果。二是开展海报大联展和环保歌曲传唱活动。设计六五环境日主题电子海报作品5套、制作《环保人之歌》,积极向部、省推选参加展播。三是开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组织社会公众和学生参观市环境监测中心、市污水处理厂、旺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医疗废弃物处置厂等环保设施开放机构,共12批次230余人。四是开展手机短信推送公益广告活动。6月5日当天,向社会公众推送10万条短信,进行环境日主题宣传。五是开展生态环保“五进活动”活动。扎实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等“五进”活动,引导公民自觉履行生态环境责任,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市生态环境局和市教育局联合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环保少年说”生态环境保护系列活动,包括“我是生态环境小局长”小学生主题演讲比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学生征文比赛。
赵立法:请奚先春副局长介绍今年以来空气质量现状。
奚先春: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下午好!下面介绍我市空气质量有关情况:
截至6月1日,PM2.5平均浓度为50.2μg/m3,比2022年同期下降9.1%;PM10平均浓度为82.6μg/m3,比2022年同期下降6.7%;优良天数比例为70.4%,比2022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臭氧浓度为154μg/m3,比2022年同期上升0.6%。
臭氧浓度同比升高,初步分析原因是今年以来,经济社会活动全面恢复,臭氧的两项前体物VOCs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有一定增加,环境空气中VOCs和氮氧化物的浓度同比升高,叠加高温、低湿等不利气象条件,导致臭氧生成速率加快,推动了臭氧浓度升高。
赵立法:请周志莹科长介绍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周志莹:大家好,下面由我通报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2023年,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各项空气质量考核指标排名全省靠后。从气象、地形、产业结构上看,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存在“先天不足”,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我市多举措巩固扩大大气污染防治成果,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一是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持续推进绩效分级。按照企业环保绩效水平,对560余家企业制定“一厂一策”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推动全市砖瓦窑厂实施错峰生产。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秋冬季期间,共启动6次重污染天气预警。调度企业按照应急预案减排措施能减尽减,实现污染物总量减排,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全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综合运用日常巡查、非现场检查、专项督查、驻点帮扶、约谈通报等手段,督促企业落实重污染应急减排措施。全面抓好社会面源。发布《关于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的倡议书》,推动全民参与禁放工作。开展全市散煤消费量调查,持续推进散煤清零工作。
二是积极开展夏季臭氧攻坚。为深入开展我市VOCs和氮氧化物协同控制工作,有效减少臭氧污染,制定《2023年淮北市臭氧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VOCs年排放量1吨及以上企业开展“一厂一策”帮扶。完成一轮低效治理设施排查,对200余家涉VOCs重点行业企业开展低效治理设施排查整治工作,督促更换低效处理设施及活性炭。4月27日、28日,围绕重点行业VOCs的排放特征,综合治理要求,企业常见问题等方面,对100余名重点企业环保人员开展VOCs治理技术培训,提升企业环保人员专业素质。加强对氮氧化物排放重点企业管控。持续推进车辆路检路查和黑烟车辆抓拍处理,配合相关部门,对全市14家机动车尾气检测站进行监督检查。
三是提升工业源深度治理水平。推进电力企业深度治理,召开全市电力企业落实新地标工作推进会,要求火电企业在稳定达到超低排放的基础上,尽快启动超净排放提升工程。开展砖瓦行业企业环境整治行动,按照《淮北市烧结砖瓦企业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对全市60余家砖瓦企业全面排查整治,推动企业按期落实《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安徽省地方标准要求,并对砖瓦窑企业实行绩效分级管理。强化“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实施分类处置、动态清零,今年以来,分类整治67家“散乱污”企业。
四是提升扬尘精细化管控水平。《淮北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责任,为扬尘防治提供法制保障。建立扬尘污染源清单,加强180余施工扬尘监管。截至目前,扬尘专班高强度巡查指导500余次,推动落实扬尘治理“六个百分之百”要求,推进示范工地建设。实施货运车辆限行,已建成30处货车闯禁区抓拍系统,优化重型车辆绕行路线,严查渣土运输抛洒行为。开展道路积尘负荷走航60余次,及时调度洒水保洁,推深做实“洁净相城”行动。
五是加强溯源管控精准治污。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防控“一市一策”跟踪研究,进行臭氧前体物溯源与管控对策研究,提升挥发性有机物管控水平。充分利用大气网格化监测监管系统、黑烟抓拍、激光雷达组网监测等数据智慧化监管手段,及时发现、调度、处理大气污染问题,形式清单化闭环式管理。今年以来,发现各类环境问题1354件,通过网格化调度,整改完成1325件,完成率97.9%。市环委办对发现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下发转办函20个,督办函21个,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
赵立法:刚才,奚先春副局长介绍了今年以来我市空气质量现状、周志莹科长介绍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下面,请大家提问。
记者:刚才介绍中提到今年以来空气质量形势严峻,今年3-4月份重污染天气增加,请问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奚先春:一是沙尘天气频发。受沙尘传输影响,今年以来我市出现9次沙尘天气,沙尘造成的超标天数达到14天,重污染天数增加3天。二是空气质量反弹压力大。去年是疫情期间,今年经济复苏带来污染物排放增加。三是本地污染排放总量大。我市产业结构偏重,是全省单位面积污染负荷最大的城市。能源结构偏煤,煤电占比较高,特别是“皖电东送”进一步加剧了煤炭依赖问题,转型难度较大。砖瓦窑厂数量多、规模小、污染重的问题尚未有效破解。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尾气排放量大。四是城区四周建有5个工业园区,“工业围城”现象明显。
记者:请介绍一下,夏季臭氧(O3)污染突出,请问有哪些针对性治理措施?
奚先春:臭氧的生成主要是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大量排放,在高温、低湿、强光照天气下形成,解决方案是协同减少两种污染物的排放。为此,我市开展臭氧和细颗粒物(PM2.5)协同防控“一市一策”跟踪研究,积极开展臭氧污染防治攻坚,严格管控O3前体物,加强对涉VOCs排放的工业企业、汽车修理厂、加油站、餐饮油烟等排放源的管控;推动脱硝设施整治升级,强化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对涉挥发性有机物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开展规范整治,谋划建设园区工业集中式涂装中心。
下一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助力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北。
赵立法: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新闻界朋友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大力支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