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实录】《淮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淮北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9-21 11:30 字号:


 







一、发布会主题

《淮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颁布实施

二、主办单位

市政府办公室

三、新闻发布会时间

2022915日(星期四)上午8:30

四、发布地点

市行政中心三楼第二会议室

五、主持人

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江

六、发布人

      市政府副市长姚珂

、参加人员

市政府副市长姚珂;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市人大法制委、财经委、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等二十余家单位部门以及县区人大常委会、政府和开发区主要负责人;江苏商会、福建商会、浙江商会和国轩象铝等十家商会、企业代表;人民网、安徽日报等七家新闻媒体记者

、发布会内容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商协会代表、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淮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2022624淮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淮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729日经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批准,自101日起施行。为深入贯彻实施《淮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强宣传解读,凝聚各方力量共同营造淮北一流营商环境,我们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市政府副市长姚珂同志;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市人大法制委、财经委、法工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等二十余家单位部门以及县区人大、政府和园区负责同志;江苏商会、福建商会、浙江商会和国轩象铝等十家商会、企业代表;人民网、安徽日报等七家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在此,向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首先,请市政府副市长姚珂同志解读《〈淮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实施方案》

姚珂同志们、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淮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淮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批准,即将于2022101日起施行。为切实做好《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914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淮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下面我向大家进行解读。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的最大竞争力。近年来,淮北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扎实开展访企解难”“优环境,稳经济”“企业家接待日等活动,大力实施“9553”工程,着力办好水、电、燃气、蒸汽、能耗、地、用工、融资、生活配套九件实事,以立法形式出台《淮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聚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全市投资吸引力、发展竞争力和企业获得感。为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和政策措施,建立统筹协调、多方联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条例》贯彻实施,制定了本《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共明确5项工作内容:

一是充分认识贯彻实施《条例》的重要意义。《条例》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的重要立法成果,也是对近年来各级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系统梳理、科学总结,对于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推动更高质量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北,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贯彻实施《条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条例》落到实处。

二是认真组织做好《条例》学习、培训和宣传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将《条例》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优化营商环境意识,切实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能力。各县区(园区)要充分运用各类媒体资源、宣传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开展《条例》宣介,不断提高社会各界知晓度。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将《条例》作为八五普法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送《条例》进机关、进企业、进园区、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各级政务服务部门要将《条例》宣传工作纳入政务服务全过程,在政务服务大厅等醒目位置登载,鼓励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进行监督;各为企服务工作组、联系包保干部要深入县(区)、园区、企业,一对一”“面对面向市场主体宣讲《条例》,征求他们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意见建议,切实在解决企业诉求中增强普法效果。

三是全面做好涉及营商环境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清理。由市司法部门牵头,全面组织开展涉及优化营商环境行政规范性文件的专项清理工作,及时修订、废止违反《条例》规定、滞后于改革要求、不利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与《条例》不适应、不协调、不衔接、不一致的问题。

四是切实加强贯彻实施《条例》的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一体推动《条例》贯彻落实、重点指标领域对标提升、为企服务提质增效。各县区(园区)要参照市级模式,明确本方案涉及工作的责任部门,进一步细化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提升区域营商环境建设水平。

五是严格落实《条例》责任分工。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贯彻实施〈淮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任务清单》,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建立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充分发挥督查考核利器作用,适时对《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并将其纳入营商环境考核评议内容。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提升营商环境没有休止符,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聚焦任务,压实责任,上下联动,着力抓好《实施方案》的落实,持续推动企业负担、经营成本大幅降低,市场秩序、营商环境显著改善,切实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持人:感谢姚市长的解读。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记者举手示意。

人民网:《条例》第13条明确了健全惠企政策直达机制。请问与传统的线上政企服务平台相比,淮北市的一网惠企平台有何不同?平台当前上线的惠企政策主要集中在哪些范围?

市数据资源局:一网惠企平台是淮北市为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的一个重要平台,是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皖事通办”淮北市分厅的一个栏目。实现了政府一个平台推政策、企业一个平台找政策的功能,解决了惠企政策“找不到、读不懂、不会办、往返跑”的痛点和难点与传统的线上政企服务平台相比,淮北市的一网惠企引入了云计算、大数据的理念和手段,实现了流程再造、数据协同、信用承诺,实现最小的人工干预。

主要有个特色:一是更精准。政策制定前依托大数据进行测算,让政策受益面更广政策推出后,依托大数据进行筛选,直接进行精准推送。二是更便捷。通过“皖事通办”政务服务网站进行不见面申报,填写表单时仅填写必要的数据,其他数据通过大数据赋能,共享社保、市场监管等数据,同时引入了信用承诺制度让惠企政策“无感兑付”。

目前一网惠企已上线9家部门482个政策,主要集中对中小微企业进行服务。涉及范围有:就业补贴、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其中资金兑付类政策480个,降本减负类政策2个。无需企业申请即可享受的政策59个,其余按国家、省市政策要求,仅提供必要材料即可,申请非常便捷。

安徽日报:请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介绍一下,在数据资源共享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有效贯彻落实《条例》十九条?

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一是强化数据资源共享和部门业务协同机制。出台《淮北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办法(试行)》,拟定《淮北市关于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实施方案》,对政务数据资源的性质、采集、归属、存储、交换等进行统一规范,制定以需求为导向的数据资源共享规划;建设淮北市城市大脑数据中枢,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统一接入、统筹利用的数据资源管理平台,构建全市一体化数据资源管理体系,推进数据资源归集汇聚、融合共享和开发应用,实现政务、经济和社会数据的全面归集,全面支持对数据汇、治、用和管、看、评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将数据汇聚优势转化为数据服务效能,为我市各级部门业务应用、信息化项目建设等提供数据共享支撑。

二是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智慧化能力。对标国家、省先进地区,坚持问题导向,瞄准服务短板,创新政务服务方式,使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要求成为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规则。我市全程网办事项达41834项,线上办件率达98.43%。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开设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实现长三角41个城市、87个事项异地通办。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积极推动淮海经济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一体化发展,建立了淮海经济区政务服务统筹协调机制、通办联动机制、闭环管理机制,梳理11个部门的高频事项72个,在不动产登记、公积金、医保、公安等领域率先实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市县区均建成7×24小时市级政务服务大厅,可办事项3868项,全市累计办理自助业务21.3万余件。上线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关联658个服务场所、42403个事项。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好评率达99.99%

三是大力推广数字化便民应用。深化皖事通”APP运营服务,开发上线政务、民生等服务470多项,特别是上线电子卡包、中小学入学报名、城乡居民医保缴费等88项高频便民服务,深受群众欢迎,皖事通”APP的影响力、活跃度显著提升。扎实推进安康码民生工程,依托安康码可及时查询疫情接种、核酸检测、大数据行程卡等情况,有效助力疫情防控。同时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在市人民医院等6家医院实现一码就医,在全市565家药店实现扫码购药,在全市公交车实现扫码乘车,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一码通办事项达2511项。

安徽经济报:《条例》第252627条明确了开发区赋权、区域评估、配套设施建设等事项。一方面淮北高新区作为先行先试创新发展的集聚区,我们了解到,在全市率先制定了开发区赋权清单,请问目前开发区赋权工作进展如何?另一方面《条例》要求,在本市开发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实行区域评估,高新区在区域评估方面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同时,高新区如何在抓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抓产城融合,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

市高新区:关于开发区赋权方面。根据《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高新区赋权清单的通知》(淮政秘〔202093号)文件规定,高新区承接40项权力事项,共涉及8家市直部门,重点从企业投资立项到投产全过程相关权力事项及企业管理服务相关权力事项,赋权事项由派驻机构实施的,均纳入赋权范围。高新区各相关部门承接权力事项人员共20人,目前各部门承接的权力事项工作履行情况运转良好,从发改、人力资源、市场监管、自然规划等多个部门办理赋权事项,办事流程进一步优化,办事效率更高,园区发展自主权明显增强,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关于区域评估方面。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中加快推进区域评估工作的函》文件要求,高新区积极开展区域评估工作。于2021年底完成了区域安全风险、能评、环评、防洪、水土保持、水资源、气候、地震、文物、压覆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11项区域评估事项并予以公示。截至目前,独立选址的工业项目在项目审批时充分应用了区域评估成果,减轻了企业负担,为企业节省费用的同时,更加快了企业入园的速度。

关于产城融合方面。近年来,高新区坚持以打造生产高效集约、生活舒适宜居、生态环境优美的产城融合示范园区为核心,不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编制了淮北市产城融合实践区发展规划、龙湖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研究、龙湖工业园产城一体化规划研究。加快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同时通过大力改善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实现了重点项目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生态改善的良性互动。目前,高新区南区已形成四纵六横城市骨干道路,南区与城区和龙湖园区的联系更加紧密。在龙湖园区和新区分别配套建设了科创中心、邻里中心、启航广场以及配套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形成了若干个繁华中心。4个班次21辆公交车与市区贯通,通过配套多元复合与规模化的生产生活服务体系,便捷的交通、优美的环境、完善的服务,形成吸引企业、人才、资金的磁石,助推工业园区发展。

中安在线:在《条例》第28条中提到,对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行业、重点领域,依法实施全覆盖、全过程重点监管;其他行业、领域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可否介绍一下我市近年来在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方面的情况?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意见》要求,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

一是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将双随机、一公开作为市场监管的基本手段和基本方式。2021年,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市文旅体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等18个市场监管领域的相关部门印发了《淮北市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针对26个行业设定了联合抽查,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推动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二是积极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全市各市场监管领域执法单位,每年科学制定抽查计划,并且按一定比例开展年度双随机抽查工作。2022年以来,全市共36个部门完成自抽和省直部门派发任务268批次,检查企业1814户,其中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场局等部门开展跨部门随机联合检查134批次。今年,考虑到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总体形势,目前把双随机抽查的比例调整到3%

三是积极推进企业信用分类风险管理,不断提升智慧监管能力。在加大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力度的同时,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企业信用风险实行自动判别和自动分类。同时将分类结果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有机结合,针对不同风险类别的企业设定不同的抽查比例和频次,实行差异化的监管,从而实现双随机抽查过程中监管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安徽法制报:《条例》第29条明确了市场主体违法行为轻微处罚相关事项。我们了解到,20225月,市司法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局共同印发《淮北市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第一批)》,请简要说一下该清单出台的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

市司法局:20216月以来,省司法厅联合省市场监管局、省交通运输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住建厅等部门,先后出台了5个领域的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202171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正式施行,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放管服改革要求,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大力推行柔性执法,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市司法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局等6部门结合我市实际,共同印发了《淮北市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第一批)》。

《免罚清单》的出台,一是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的重要举措。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了不予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要全面落实“‘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规定,根据实际制定发布多个领域的包容免罚清单。二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安徽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市场主体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以教育、告诫、引导为主,不予行政处罚。《免罚清单》的出台有利于营造企业发展壮大所必须的公开、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三是提高行政执法部门执法效能的必要举措。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制度的实施,体现了执法方式创新、执法理念更新、宽严相济、教育和处罚相统一的原则,也是柔性执法的生动体现,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化解矛盾,避免和减少执法冲突,实现执法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免罚清单》的主要内容,《免罚清单》主要从违法违规行为、处罚依据、免罚情形等方面对免罚进行了细化,涉及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生态环境、文化旅游市场、住房城乡建设等5个领域,覆盖公路、道路运输、海事、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食品生产、消费维权、娱乐场所、旅游、建筑市场监管等36个类别,共对183项轻微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免罚。

市场星报:《条例》第30条规定了信用修复事项。请介绍一下信用信息异议处理和修复工作开展情况?

市发展改革委:信用信息异议处理和信用修复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信用主体的合法权利也是信用制度的意义所在,是体现社会价值的重要内容。在信用信息修复和异议处理方面,开展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强化制度管理。为进一步完善淮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社会鼓励与关爱机制,支持失信主体完善和重塑自身信用,淮北市制定了《淮北市公共信用信息异议处理与信用修复办法(试行)》,对异议处理与信用修复的目标对象,申请材料和办理流程等方面予以明确。

二是便捷事项办理。在信用中国(安徽淮北)网站首页开设信用修复和异议处理专栏,确保信用修复流程公开透明,实现事项告知一次清晰、材料提交一次齐全、修复受理一次办结,并实现信用中国信用安徽信用中国(安徽淮北)信息一体化修复、一体化公示,为市场主体修复自身信用提供便利。

三是开展专项行动。针对受到行政处罚的市场主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信用修复专项行动,开通信用修复绿色通道,推行零见面信用修复咨询,实现企业当天申请、审核当日清零,切实提升了服务市场主体办事效率。近年来,累计完成信用修复6040条,帮助1186家企业重塑社会信用(今年帮助171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309条),为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争取资金和税收优惠提供支持。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各位记者朋友还有什么关注的问题,欢迎会后采访。

创建一流营商环境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努力,尤其是广大的新闻媒体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力,欢迎各媒体各位记者持续关注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积极推介经验成果,加大宣传报道,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淮北市的营商环境一定会更加优化,市场主体一定会更有活力,在助力高质量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北中一定会取得更大成效!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