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财政局(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2-01-25 10:08 字号:



关于淮北市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市财政局(国资委)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淮北市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财政资源,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全年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2021年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88.7亿元,完成预算的109%,同比增长10.8%,加上级转移支付收入77亿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6.59亿元、调入资金等49.19亿元,收入总计231.48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90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同比增长3.4%,加一般债务还本支出、体制上解及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支出41.48亿元,支出总计231.48亿元。全市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2021年,省下达我市政府债务限额223.83亿元,其中市本级99.84亿元。截至1231日,全市政府债务余额210.93亿元,其中市本级95.68亿元。全市债务严格控制在省核定的政府债务限额以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2021年全市到期债务本息30.22亿元,其中市本级15.5亿元,通过预算安排和申请债券置换,全部实现应偿尽偿。

1.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41.2亿元,完成预算的108.4%,同比增长6%,加转移支付收入19亿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6.68亿元、调入资金等30亿元,收入总计96.88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67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同比增长9.7%,加一般债务还本支出、体制上解及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支出29.88亿元,支出总计96.88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2.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市本级土地(不含工业)出让金收入预计完成50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其他基金收入预计完成1.52亿元,加专项债转贷收入13.88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 65.4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65.4亿元,主要用于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土地征收成本、化解政府债务和支持园区建设以及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

3.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完成4.8亿元,完成预算的150.4%,上缴逐年提高(已达30%),超额完成年度收入预算;支出预计完成4.8亿元,其中1.1亿元主要用于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7亿元。

4.全市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89.7亿元,完成预算的110.9%;支出预计完成83.6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2.7亿元、支出35.3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8亿元、支出3.5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1.7亿元、支出11.9亿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1.1亿元、支出15.9亿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4.5亿元、支出13.4亿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3亿元、支出2.5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9亿元、支出1.1亿元。

(二)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及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管委会预算执行情况

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预计3.89亿元,支出总计预计3.89亿元(含上级转移支付支出)。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管委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预计2.3亿元,支出总计预计2.3亿元(含上级转移支付支出)。

以上财政收支数据均为快报统计数,待财政正式决算后,再据实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落实市人大决议及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2021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和审议意见要求,扎实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统筹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财税改革管理,各项财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统筹财政资源,不断提高财政保障水平。加强收入运行监测分析,科学实施财政征管调度,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建立健全同一领域不同渠道资金、财政拨款资金、不同年度间财政资金的统筹机制,将部门和单位取得的各类收入全面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执行市人大批准的预算,科学有序安排支出,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低效无效及不合理支出,加大对预算单位结余结转资金清理,盘活存量资金10.5亿元,统筹用于保障重点支出。加大向上级部门的双争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和省政策和资金支持,2021年争取上级各类资金100多亿元,其中,新增债务资金38.65亿元,同比增加10.19亿元,有效提高了地方财政的调控和保障能力。

(二)更加积极有为,大力支持经济加快发展。认真落实减税降费阶段性政策,新增减税降费9.7亿元,减轻了企业负担。围绕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聚焦五群十链,统筹资金4亿元,支持关键产业链补链强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专精特新民营企业发展。拨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和奖补资金1100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亿元,全力支持创业就业;设立续贷过桥资金1.77亿元,为120多家(次)中小企业提供过桥贷款8亿元,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大力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投入研发资金4500万元,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统筹政府资金40.65亿元,重点支持高铁新区、东部新城创新大道、城区雨污分流工程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淮水北调等10PPP项目建设和运营,累计拨付运营补贴资金24.13亿元,完成投70多亿元,6个项目工程建设完成转入运营阶段,4个项目正在施工建设,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三)聚焦共享发展,有效提升民生保障能力。集中财力保重点惠民生,全市财政民生支出161.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重点投入33项民生工程资金43.9亿元,民生工程工作稳步推进。着力补齐教育短板,新建扩建幼儿园10所,维修改造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校舍11.6万平方米,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惠及学生24万人,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9万人次,积极落实教育双减财政扶持政策,支持淮北理工学院、淮北卫校、市一中新校区建设。大力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实现新增城镇就业3.8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110元。加快推进健康淮北建设,统筹疫情防控资金3.45亿元,重点用于设备和防控物资、疫苗接种等,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372万剂次助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77个,改造棚户区3918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投入资金2.4亿多元,优先保障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和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一卡通发放惠农资金7.5亿元,拨付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0.8亿元,为32万户(次)提供19亿元的风险保障;统筹各级财政资金5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22.5万亩。市级投入1000万元,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年收入50万元的村已达65个。拨付环保专项资金1.09亿元,促进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四)强化风险防控,兜牢兜实财政风险底线。严格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科学管控政府债务规模,坚决杜绝新增隐性债务,落实预算还款计划,争取再融资债券额度,对标化债任务跟踪落实,有序稳妥化解存量,圆满完成政府债务年度化解目标任务,及时足额偿还30.22亿元到期政府债务本息,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加强对专项债项目督查督办,完善债券支出进度协调推进和约谈等机制,积极推进政府债务信息公开透明,压紧压实部门责任,加快专项债券支出进度,专项债券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全省债务综合考评保持前列。坚决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建立健全定期报告+重点关注的预算执行监控机制,重点对实现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库款保障水平持续偏低的县区进行监测,市级财政充分让利县区,将更多财力下沉到基层,下达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9.4亿元、增长7%,基层三保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守住了三保底线,有力保障了基层财政平稳运行。

(五)深化管理改革,持续增强财政治理能力。出台教育、科技、自然资源、应急、生态环境等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明晰了市县财政支出责任。制定部门预算事前绩效评估办法,实现预算绩效自评全覆盖,财政重点评价数量、金额创近年新高。202110家市级预算单位13个项目和13个部门整体开展重点事前绩效评估,资金规模达36.43亿元,评减资金2965.68万元,进一步强化绩效引导作用。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直达资金跟踪督查,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积极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推进市建投控股集团系列改革,新组建市交通控股集团和科技产业投资公司,建成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组织专项审计和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认真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全面抓好审计整改落实,按时向市人大提交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积极配合推进预算联网,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公众监督。

在看到成绩和积极变化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运行中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财政收入增速趋缓与财政支出刚性增长矛盾更加突出;预算部门的绩效意识总体还不够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与预算安排结合的不够紧;零基预算理念尚未完全树立,基数依赖和支出固化现象依然存在;钱等项目问题在少数领域仍然存在,项目前期谋划准备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县区政府债务负担较重,债务风险不容忽视,等等。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 将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2年财政部门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打造一地两区一城,加快实现五个淮北奋斗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有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精准持续,推进零基预算改革,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着力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根据全市预算汇编及经济增长预期、财税体制改革及政策变化等情况,按照保重点、控一般、促统筹、提绩效的总体要求,坚持依法理财、厉行节约、保障重点、深化改革、防范风险的原则,预计全市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7%。市本级预算安排如下:

(一)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

按照现行体制,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40亿元,加上转移性收入13.17亿元(税收基数返还2.36亿元,体制补助3.06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等7.75亿元)、下级上解收入1.86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27亿元,减去转移性支出13.37亿元(上解上级4.43亿元,补助各区8.94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基本财力预计57.93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57.93亿元。加上后续下达的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约18亿元,预计财政收支规模75.93亿元。

(二)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51.29亿元,其中土地(不含工业用地)出让金收入预期50亿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预期1.29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51.29亿元,其中土地出让金支出预算50亿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1.29亿元。政府专项债收支根据实际发债情况另行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批。

(三)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4.74亿元,支出安排4.74亿元,其中:0.12亿元用于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4.62亿元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四)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期96.5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90.5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5.5亿元、支出39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9亿元、支出3.7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2.1亿元、支出12.5亿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2.7亿元、支出17.1亿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5.3亿元、支出14亿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2.9亿元、支出2.7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1亿元、支出1.5亿元。

(五)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及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管委会预算

淮北高新区管委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4.3亿元,支出安排4.3亿元。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管委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3.05亿元,支出安排3.05亿元。

2022年全市政府债务还本付息31.56亿元(本金24.01亿元、利息7.55亿元),其中市本级21.84亿元(本金18.34亿元、利3.5亿元),拟通过年度预算资金归还和争取发行再融资债券置换。

四、2022年财政工作

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要全面落实好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纵深推进财政改革,全力保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有效落实,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着力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密切关注财政经济形势,坚持依法按章征税管费,加大财政收入预期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持续推进财政收入有质量、可持续。加强财政资金统筹,科学合理安排预算、匹配资源,建立动态调整年度重大项目保障机制,把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集中财力保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加强预算项目库建设,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压实预算执行责任,严格支出进度考核,不断提高支出效率和资金绩效。树牢过紧日子思想,真正落实零基预算的理念,从严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盘活存量及闲置资金,不断加大向农业、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倾斜力度,确保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二)着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从多方面为企业纾困解难,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持续加大双争力度,多渠道争取中央、省专项资金和专项债以及政策支持,统筹安排财政预算资金,不断创新财政扶持方式,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五群十链”,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和高新开发园区及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发展民营经济,推深做实实体经济。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和双招双引,积极对接长三角优质资源以及推动淮海经济区的联动协作,用足用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政策红利,为工业强市和五个淮北建设提供坚强的财力支撑。

(三)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建设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保持财政专项投入,支持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构建完善财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体制机制,持续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不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和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持续支持淮水北调工程及高铁新区、城区雨污分流工程等城市基础项目建设,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房屋租赁市场发展,不断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效供给。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引导,加快推进低碳发展,支持煤炭、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培育壮大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等绿色新产业新业态,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四)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福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财力保障民生领域投入,支持不断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持续推进各类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积极做好重点群众和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快推进教育管理改革,全面落实双减财政保障政策,推进民办义务教育规范化管理,支持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助力健康淮北建设;支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推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织密社会保障网络。

(五)着力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债券特别是专项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防止资金沉淀闲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切实发挥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作用。严格执行债务限额和债务预算管理,健全政府债务风险评估预警机制,落实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加强风险监测分析,健全监督问责机制,切实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稳妥化解存量、坚决遏制增量,确保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持续增强县区三保等重点支出保障能力,扎实做好县级三保支出预算审核,压实县区保障责任,督促县区打足三保预算,持续强化基层财政运行监控,动态掌握基层执行情况,有效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六)着力深化财政国资改革。稳步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纵深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加强预算收支管理,落实预算管理主体责任,持续扩大预决算公开,提高预算执行效率。不断深化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坚决压减低效无效支出,切实做到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切实发挥绩效管理作用。管好用好直达资金,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更好发挥直达资金惠企利民实效。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上线运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落地生效,推动市建投集团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转型改革。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加强国资国企实时在线监管,强化市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不断完善国资报告机制和成果运用。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全面落实人大决议,依法向人大报告财政预算和财税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继续配合做好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做好审计问题的整改工作,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各位代表,完成2022年财政预算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市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定信心、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真抓实干,努力完成全年各项财政改革发展任务,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1.名词解释及政策解读

    


附件1

 

名词解释政策解读

 

1.过桥贷:是指中小企业从银行业金融机构借款到期后,需要继续使用贷款,政府设立续贷过桥资金,为企业提供短期贷款用于归还银行贷款本金,企业用银行新贷款归还政府续贷过桥资金短期贷款。我市的政府续贷过桥资金分别由市同创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和濉溪金盛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作。

2.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即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财政事权是一级政府应承担的运用财政资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任务和职责,支出责任是政府履行财政事权的支出义务和保障。合理划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是政府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提和保障,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3.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4.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应当根据基金项目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按基金项目编制,做到以收定支。

5.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6.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按照统筹层次和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做到收支平衡。

7.六稳六保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8.两不愁三保障《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提出,到2020年我国扶贫开发针对扶贫对象的总体目标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简称两不愁、三保障

9.直达资金:通常情况下是指中央政府直接拨款到地方,资金下达被称为直达资金。直达资金是通过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避免了资金的层层审批,能够快速发挥资金效益,利企利民。

10.四个不摘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座谈会上详细阐述了贫困县摘帽后的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11.预算管理一体化: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在总结历次财政预算改革经验基础上,将制度规范与信息系统建设紧密结合,用系统化思维全流程整合预算管理各环节业务规范,通过将规则嵌入系统强化制度执行力,为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提供基础保障。

    12.五群十链5个产业集群和10个产业链明确为产业攻坚方向,即培育壮大陶铝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和精细化工、绿色食品和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5个产业集群,聚焦提升陶铝新材料、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绿色食品、医药健康、智能制造装备、纺织服装、锂电池、电子元器件、氢能源10条产业链。

    13.双招双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14.五个淮北市第九次党代会确立的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即建设发展活力更足的创新淮北、产业根基更强的实力淮北、生态底色更靓的美丽淮北、生活品质更高的幸福淮北、社会治理更优的效能淮北。

    15.四好农村路:指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