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淮北监管分局2024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淮北金融监管分局(以下简称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四新”工程,着力强化“五大监管”,引导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淮北篇章贡献金融监管力量。
一、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
(一)资产负债规模稳定增长。截至2024年末,淮北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863.08亿元,较年初增加159.20亿元,增幅5.89%;负债总额2783.67亿元,较年初增加158.99亿元,增幅6.06%。各项存款余额2416.80亿元,较年初增加143.49亿元,增幅6.31%。各项贷款余额1953.70亿元,较年初增加159.57亿元,增幅8.89%,居全省第9位。增量存贷比111.21%,居全省第7位。
(二)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4.8个百分点,占比较年初提升1.5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44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不含按揭)占比48.2%,较年初上升1.7个百分点。信用贷款占比32.05%,较年初上升1.65个百分点。
(三)保险保障不断增强。全市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46.86亿元,同比增长4.82%,居全省第8位。农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4.27%,特色农险保费同比增长45.61%。保险业累计提供风险保障4.57万亿元,赔付支出22.9亿元,同比增长27.45%,增速全省第6位。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重点领域支持,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1.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持续开展“白名单”项目的储备、申报,建立日监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对“白名单”项目融资开展监管约谈、走访7家次,印发监管函1份,先后3次调研走访项目6个,以保交房项目为重点,逐家机构、逐个项目跟踪推进,做到“应进尽进”“应贷尽贷”“能早尽早”。截至年末,27个“白名单”项目贷款授信34.92亿元,贷款投放率93.21%,其中6个保交房攻坚战项目信贷投放率97.86%。稳妥推进“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分类分批将合规住房开发贷款项目统一纳入“白名单”,已备案存量贷款项目8个。
2.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实落细。成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专班,联合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明白纸》《银行机构信贷产品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统计监测机制,强化监管督促,班子成员带队前往企业调研机制落实情况,印发通报3期,推动全市纳入“推荐清单”6777家,累放贷款金额37.31亿元。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3.68%,较9月末下降0.44个百分点。
3.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制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淮北加快打造“五宜”城市实施细则(2024—2026)》,引导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强化服务实体经济指标任务分解,月监测、季通报、年考核。支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淮北市五大重点产业集群和十大重点产业链,开展“一群一链一行多企”专项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较年初增长49.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40.7个百分点。督促财险公司持续开展科技企业重点客群走访对接,累计提供保险保障59.04亿元。
(二)强化协调联动,着力防控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1.建立健全强监管严监管工作机制。一是探索建立银行业风险防控“四早”监管预警机制。针对法人、分支机构分别设置风险预警指标24项、8项,划分红、橙、黄、绿四档,确定风险等级后依法依规采取相应介入处置措施,2024年以来,辖内银行机构共发生黄色预警10次,橙色预警5次,发出监管函4份、监管意见书6份,督促整改落实。二是建立个人住房贷款自律管理机制。指导制定《淮北市银行业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律公约》,举行公开签署承诺书仪式,强化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律管理,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协调联动,加大对不法中介打击力度,召开自律公约落实情况推进会,推动营造良好金融市场秩序。
2.坚决做到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一是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围绕监管重点领域严重违法行为清单,紧盯“关键事”“关键人”“关键行为”,主动对接打非、公安部门,组织对违规线索全面排查,对贷款“三查”不到位致使贷款流向资金中介、员工参与民间借贷行为,对相关银行机构从重处罚70万元,对4人给予警告,其中2人并各处罚款6万元。2024年,分局行政处罚做到双罚率、查罚比、高管处罚率均为100%,切实增强监管震慑力。二是织密从业人员带病流动防护网。对辖内银行机构2019年以来从业人员录用和处罚情况进行排查,对6家漏报从业人员处罚信息的机构进行通报,督促及时补录系统,并督促内部问责10人次,切实防止“带病”提拔。
3.合力打击防范各类非法金融活动。一是强化非法金融活动监测防范。督促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成立非法金融活动监测领导小组,制定涉嫌非法集资可疑资金监测预警方案,建立常态化监测预警机制。二是加强协调联动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根据人民公安网“职业背贷人”案情通报涉及辖内情况,积极对接公安部门获取相关线索,组织银行机构开展3轮“职业背贷人”案件排查,配合公安部门向检察机关移送“职业背贷人”材料,打击职业犯罪团伙,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三)稳妥有序推进机构改革,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
1.顺利完成县域监管支局组建。按照金融监管总局系统统一部署,濉溪金融监管支局于2024年4月8日正式挂牌,作为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在县域的主要监管力量,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金融工作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指导支局全面履行职责使命,迅速实施“四新”工程,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召开银企对接会、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调度会,开展金融知识和打非宣传活动等,开创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风险防范新局面。
2.顺利完成全省首家市级统一法人农商行改革。按照1+N筹建工作方案,倒排时间,挂图作战,按照时间表和路线图完成改革各阶段工作,统一法人于12月16日顺利揭牌,为全省农村中小银行机构改革提供了淮北经验,改革案例入选淮北市年度十大“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案例予以表彰,并写入淮北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