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9月27日报道 “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
淮海战役中党的群众路线的成功实践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淮海战役胜利75周年。在解放战争的这场战略决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据统计,整个淮海战役,解放区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大小车88.1万辆,向前线运送粮食9.6亿斤。
安徽省淮北市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也是总前委所在地。淮海战役期间,总前委驻濉溪县临涣文昌宫、小李家共50天,指挥两大野战军并肩作战,统筹人民群众支前工作,夺取了淮海战役的全面胜利。战役期间,淮北地方各级党组织全面动员、全民动员,率领40余万群众全力以赴支援前线,共出动大车2.4万辆、担架1.8万副,支援粮食近1700万斤、军鞋33.64万双,为战役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与实践证明,任何时候,只要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我们党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险阻,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解放战争初期,随着《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逐步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彻底改变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据不完全统计,1948年,淮海战役主战场所在的区域有421万农民分到了土地,彻底解决了生存问题。经济上翻了身的广大农民,明白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真正代表他们的利益。淮海战役是为了人民利益而进行的斗争,是符合人民群众意愿的正义之战。淮海战役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支前就是保卫土地改革成果、保卫自己的家园。
淮海战役期间,我们党牢牢站稳人民立场,通过“一面打仗、一面建设”“耕战互助”等方针措施、禁止无偿派差等纪律要求,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1948年9月1日,中原解放区发布的《禁止无偿派差,实行给价包运制度》规定:“凡前后方部队、政府机构、学校、工厂、医院、兵站及其他任何机构、任何个人所有搬运武器、弹药、机器及一切粮草物资等,概应依照规定运费按工给价,或按件给资。一律禁止无价派赴,禁止只分伙食不结工资之义务运输制度。”事实证明,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中国共产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依靠人民是我们党的智慧和力量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
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成为解放军最为有力的依靠。淮北广大农民放下锄头,或直接参军,或参加民兵,补充了兵源。支前群众提出“倾家荡产也要支援淮海战役”的口号,“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好儿郎,送到部队上”的感人场面纷纷出现。
在各支前领导机构的领导组织下,淮北支前群众克服重重困难,全力以赴支援前线。淮北现辖范围内组织担架1.8万副,担架民工10.8万人,顶风冒雪,时刻奔波在转运线上。豫皖苏三分区宿西县(今濉溪县)雁鸣区担架队随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某团火线转运伤员,随时补充队员和担架,始终保证近百副担架执行任务。老百姓节衣缩食,筹集物资,全力支援,有的把房子拆了,将横梁、门板送给部队做工事;有的把仅有的一点存粮,甚至谷种送给部队做粮食。刚解放不久的萧宿县(后撤销,今大部分属安徽省淮北市)仅有21万人,短短20天就筹集面粉25万斤、杂粮15万斤、油料8万斤、柴草50万斤。这些军需物资被群众用小车推、大车拉、毛驴驮,送到前线。另外,淮北地区共修复交通线10余条、桥梁15座,架设、维护电话线路百余公里,保证了大部队及时走向围歼黄维兵团的战场。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战无不胜的力量,是取得革命战争胜利的根本源泉。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来完成。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
淮海战役期间,解放区广大党员干部将自己置身于人民群众中,运用科学方法开展动员工作,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动员政策,再到群众中去宣传、落实、检验和完善。时任华东支前委员会委员的张劲夫,曾在支前工作会议上要求党员干部“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经过调查,进行周密而科学的计算,制定出支前工作政策”。同时,各级党组织还针对支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深入调研和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方针政策。在制定具体制度时,科学地处理战争与建设、支前与生产、完成任务与爱惜民力之间的关系,把战争胜负与人民的切身利益联系了起来。如在运输干线上,每隔15公里设立1个民站,解决民工行军途中食宿、医疗问题。完善民工优抚制度,解决民工负伤、牺牲后的待遇问题。在后方大力开展代耕代种活动,解决民工出工后的土地耕种问题。
总之,党的群众路线在淮海战役的成功实践有力证明了,始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样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必须要继续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切实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汇聚起蕴藏在群众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从而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中共淮北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中共淮北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