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七十七条试点措施

更大范围释放制度创新红利(权威发布)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05 18:24 字号: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7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有关情况。

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介绍,2023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80条措施,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经过一年多的先行先试,80条措施已基本落地,开展了一批引领性、标志性制度创新,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含金量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

为用好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经验,在更大范围释放制度创新红利,国务院印发《通知》,将试点成熟、成效显著、风险可控的77条试点措施向其他自贸试验区或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据悉,77条试点措施主要聚焦加快服务贸易扩大开放、提升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率先实施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政府采购领域改革、推动“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等7个方面。

《通知》措施将带来哪些制度型开放红利?

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优化国际中转集拼平台运作模式,开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港口码头“区港”一体化管理,认可境外检疫电子监管信息等,有效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加强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保护;支持自贸试验区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数据出境负面清单,负面清单外数据出境无须履行申报安全评估等程序,将有效满足企业数据跨境流动需求。

促进金融开放。加强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创新,提升自由贸易账户系统功能,提升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政府采购领域,进一步提高有限竞争项目信息透明度,通过提高电子化采购水平优化采购流程,提升采购程序的透明度、公平性,稳步与国际接轨。

商务部将重点推进企业和群众急需的试点措施落地见效,在更大范围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充分释放制度型开放红利。

数字贸易创新进一步提速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说,《方案》印发以来,上海全力推动80条试点措施落地见效,贸易投资便利化进一步提升,数字贸易创新进一步提速,“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制度型开放红利进一步释放,通过扩大开放培育了一批新的增长点。

聚焦航运便利化,优化国际中转集拼运作模式,对境外启运、洋山中转、运往第三国的货物免于检验,整体作业时间减少50%,带动洋山港国际中转集拼货物比例从12.6%提升到18.6%,在全球集装箱港口绩效排名跃升至首位。

推动建设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吸引了26家国内外保险公司入场,提高再保险的承保能力。出台全国首部专门规范保税维修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推动保税维修新业态创新发展、规模提升。2024年,上海关区保税维修进出口规模超过1200亿元,同比增长73.9%。

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措施中,数字领域的措施丰富。突出数据跨境流动管理,聚焦企业诉求最高频的行业,制定金融、贸易、航运三个领域的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方面,上海数据交易所建成全国首条数据交易联盟链,挂牌交易超过5000个数据产品。

推动货物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水平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今年1—5月,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超9000亿元,占全国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比重超26%。在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方面,海关总署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

海关总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司负责人杜朝新表示,海关总署强化关地协同合作,配套做好信息化系统建设。

在推动货物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水平不断提升方面,海关试点对在境外已实施检疫处理的水果简化境内检疫措施,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企业通关时间,将进口的新鲜水果更便捷、更安全地端上百姓的餐桌。截至目前,共计有1.05万票水果采用了该模式进行通关。

此外,海关推动降低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加注成本。试点以来至今年5月,通过两仓整合方式出库船供保税燃料油359.98万吨,航空煤油45.86万吨,提升了我国国际航运业的竞争力。

在提升跨境贸易透明度方面,海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贸易安全和便利。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