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长谈节水系列报道十

多向发力 打造节水高质量发展淮北样板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水务局 发布时间:2025-07-18 10:43 字号: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8.3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398立方米,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1/3、全国平均水平的1/5,属严重资源型缺水城市。近年来,淮北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淮北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连续8年位居安徽省优秀等次,“深化再生水利用配置 再造“第二水源”项目入选2024年度中国节水十大经典案例及长三角区域节水科技创新十佳案例。


强化监督管理 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严格落实总量强度双控。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建立区域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体系,年度用水计划按照行业、水源分配落实到县(区)政府,明确各县(区)非常规水最低利用量目标;强化计划用水管理,全市取水许可管理及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公共管网用水户全部纳入计划用水管理,实现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

强化重点用水户监管。每年修订完善重点监管用水户名录,全市纳入国家、省、市重点监管户名录24家;对重点监管企业定期组织开展水平衡测试,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完善用水台账,提高用水效率;加强取用水监测计量体系建设,全市累计安装在线监控点868个,动态掌握取用水单位实时取水量,及时预警超计划超许可取水现象,实现地表水、地下水、矿井水、再生水不同水源取水监测计量全覆盖,有力保障用水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强力推进地下水限采压采。印发《淮水北调水源置换及地下水压采工作方案》《淮北市自备井关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强力推进地下水置换工作,完成国安电力等13家高耗水企业水源置换;联合生态环境、住建、工信等部门开展自备井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关停自备水源井317眼,压减置换地下水6597万立方米,地下水超采区面积由123.8平方公里减至81平方公里,缩减35%。

扎实推进用水权改革。充分发挥水权水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采取确权、节能、交易、管控等措施,探索地下水水权改革,针对用水户节余水量开展水权交易;进一步巩固相山区地下水水权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持续推进濉溪县、杜集区、烈山区用水权改革。2024年全市各县(区)用水权初始分配工作实现全覆盖,在中国水权交易所成功完成25笔水权交易。


凝聚节水合力 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

建立节水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印发《淮北市节水行动实施计划》《淮北市“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科学确定节水目标及年度重点任务,着力构建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定期召开市级节约用水工作协调机制会议,部署安排年度节水工作,落实部门责任分工,合力推进实施,确保全面完成年度节水工作任务。

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持续巩固提升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果,全市一县三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全覆盖,起到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扎实推进节水载体建设,累计建成省级节水型企业41家、省级节水型工业园区3个、省级节水型高校4所、省级中小学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3家。淮北师范大学入选全国首批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安徽省节水标杆企业,通过示范带动,全面提升行业用水效率。

积极推进合同节水管理。以实施合同节水管理项目、“节水贷”金融服务为切入点,支持和培育第三方服务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服务,引入社会资本1.68亿元实施老濉河水生态保护修复合同节水管理项目,经处理后老濉河水体水质达地表水Ⅲ类标准,可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等领域,年节水量达1200万立方米,初步估算实现经济效益800万元/年;积极推进“节水贷”融资服务,累计发放“节水贷”9笔,放贷金额2.88亿元,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优化营商环境。

持续推进节水护水宣传。充分依托“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节点,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广泛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企业、社会团体开展“节水中国、你我同行”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和水忧患意识,营造节水护水良好氛围。先后荣获水利部“节水中国、你我同行”主题宣传联合行动优秀组织单位奖、《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主题宣传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奖、第三届“节水在身边”短视频征集活动二等奖。


坚持创新驱动 合理配置盘活水资源

强力推进非常规水利用。将再生水等非常规水开发利用纳入全市水资源统一配置,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严格控制新增取水许可,先后完成大唐电厂、申皖发电、申能发电等11家企业再生水利用配置。分水源核定下达年度用水计划,2024年全市下达工业企业再生水计划量4178万立方米,工业生产再生水利用量达3446万立方米。

扎实推进再生水利用配置。先后入选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和全国50个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名单。针对水资源短缺现状,淮北市聚焦火电、化工等高耗水行业,深化再生水利用配置,再造“第二水源”,创新构建“生产—输配—应用—管理”全链条再生水体系,破解工业用水困局,实现减污降碳与经济增长双赢。2024年,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45%,工业生产再生水利用量占全市工业用水总量的32%,累计工业生产再生水利用量超3亿立方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23.7%、19.34%;地下水超采区面积缩减35%,有效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淮北方案”。

(淮北市水务局局长 徐涛)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