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淮政〔2013〕32号
濉溪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研究,市政府批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确定的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类共计21项),现予公布。
淮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我市各族人民的创造力、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精致淮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皖政〔2006〕40号)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对列入名录和其他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制定保护规划,明确责任目标,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各项措施,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使之得以传承和发扬。
附件:淮北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6月5日
淮北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类共计21项)
序号 |
项目类型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 |
1 |
民间手工技艺 |
丁庄村竹编 |
杜集区 |
2 |
民间手工技艺 |
抱元洞端午茶 |
杜集区 |
3 |
民间手工技艺 |
虎头鞋虎头帽 |
杜集区 |
4 |
民间手工技艺 |
面灯制作技艺 |
杜集区 |
5 |
民间手工技艺 |
手指画 |
杜集区 |
6 |
民间手工技艺 |
二郎庙粉皮制作技艺 |
烈山区 |
7 |
民间手工技艺 |
穆浅子柳编制作技艺 |
烈山区 |
8 |
民间手工技艺 |
殷派面塑制作技艺 |
相山区 |
9 |
民间手工技艺 |
意境绘画剪纸制作技艺 |
相山区 |
10 |
民间手工技艺 |
百善硬面大卷制作技艺 |
濉溪县 |
11 |
民间手工技艺 |
南坪杠子馍 |
濉溪县 |
12 |
民间手工技艺 |
葛聋子膏药 |
濉溪县 |
13 |
民间手工技艺 |
花轿制作 |
濉溪县 |
14 |
民间手工技艺 |
商派面塑 |
濉溪县 |
15 |
民俗 |
剪鸭尾 |
濉溪县 |
16 |
民俗 |
留满发 |
濉溪县 |
17 |
曲艺 |
皖北南派临涣唢呐 |
濉溪县 |
18 |
曲艺 |
坠子戏 |
濉溪县 |
19 |
曲艺 |
夏派唢呐 |
濉溪县 |
20 |
曲艺 |
淮北琴书 |
濉溪县 |
21 |
戏曲 |
泗州戏 |
濉溪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