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孜遗址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5-09-22 15:22 字号:

石山孜遗址位于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石山孜村北,即淮北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新区,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1989年,被公布为安 徽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山孜村北,一座小型石山突兀耸立。据清光绪《凤阳府志》记载:“宿州西北50余里有石山,周围上一里许,纯石无土,介然独峙, 层层叠起,嵌空玲珑,如雕如画。”当地村民相传,此山为二郎神担山时掉下的扁担楔子,俗称“飞来峰”。1984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 在石山北发现厚1.5~2米的不规则的文化土层,土层距离地表1米。1987年、1988年、1992年、1993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淮北市文物考古部门对遗址进行了遗址复查和考古发掘。确定遗址东西长370米, 南北宽350米,实际面积近12万平方米。按照文化层划分,共有7层,1 层、2层为耕土层、黄泛淤积层,第3层为汉、元、明等时期的文化堆积层,4~7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从这些文化层发掘出大量陶片,其中有陶质器足、陶拍、陶饼等,可辨别的陶器有陶钵、陶鼎、陶罐、陶杯,完整炊器,还有石斧、石折、石器坯料、蚌刀、骨质靴形器等,清理出灰坑395个、墓葬16座、房屋遗址15处,出土文物近500件。

经碳十四年代测定,石山孜遗址所处时代距今约7000多年。遗址面积大、堆积厚、内涵丰富,出土器物特征明显等特点,时代明显早于邻近区域所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同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代表裴里岗遗址的时代相近。作为皖北地区早期文化的代表,石山孜遗址填补了苏豫皖三省交界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的空白,对深入研究淮河流域早期文明起源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2014年,国家文物局批复石山孜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立项报告,石山孜遗址的深入研究与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