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老街
濉溪老街,坊间也称为老城石板街,位于今濉溪县淮海路西段北侧,安徽省十大老城石板街之一。濉溪老街古建筑群位于老街内,2012年被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清时期,濉溪老街兴于水而盛于商,形成繁华集镇。濉溪老街古建筑群两侧为清代晚期、民国时期的建筑,青砖灰瓦,重梁起架,现在除少量房屋用现代材料修葺外,大部分仍保持原貌。濉溪老街为清末民初乡绅周俊哲倡导所建,东起老濉河西大堤,西至关帝庙巷南头,全长650米,街宽5~7米,道路全为青石板错缝平铺,青石光滑如镜,规格不一,长0.8米,宽0.4~0.5米,厚0.25~0.3米,路两侧砌有人行路肩同时也起到排放积水的作用。
老街上的郑家阁楼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建筑,现存房屋2栋两层,正屋原有5间,两侧坍塌各1间,现存3间两层、五重梁,梁上刻有龙纹, 屋内有木质楼梯和护栏,西厢房5间两层,封檐砖刻有牡丹花纹,立砖压脊,内有木质楼梯。濉溪老街古建筑群是濉溪历史的缩影,也是研究皖北近代建筑珍贵的实物资料。
濉溪老街沿街两旁各类店铺鳞次栉比,集市贸易非常活跃。商铺大多“前店后坊”,货品琳琅满目,店铺昼夜营业。故有“口子不集—— 常市(事)”之说。1938年5月,日本侵略军入侵濉溪口,老街建筑一度被焚烧破坏,60多间商铺、50多户民宅化为灰烬。淮海战役时,老街又遭到国民党飞机两次轰炸。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先后多次拨款对老城石板街进行维护,基本恢复旧时风貌。“文化大革命”时期,老街阁楼、神庙、牌坊等建筑遭到严重破坏。70年代后期,濉溪的城市中心逐渐远离老街,石板街自此失去昔日的繁华。
濉溪老街虽然繁华不在,但是古朴犹存,曾经是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大姐》《大哥》《父亲》《大嫂》的主要摄景地之一;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之间,老人们在旧宅子中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打发着悠闲的时光,这里成为摄影爱好者、画家、文人墨客通过作品发思古之幽情的绝佳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