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3-04-28 16:55 字号:

濉溪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位于濉溪县濉溪镇沱河路北侧,遗址东到龙脊山路(关帝庙巷),南邻沱河路,西到十北街(武家巷), 北至濉溪县老城北墙,是迄今全国唯一覆盖蒸馏酿酒全流程设备的酿酒作坊遗址,也是迄今发现的全国面积最大的酿酒作坊群遗址,且在发掘面积上也是全国最大的。

2018年9月25日,濉溪县北苑风景棚户区改造工程施工时,发现地下有砖石建筑,当地文物部门勘察后,推测是一处古代酿酒作坊遗址。

2019年3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开始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据史料记载,在明至民国时期,濉溪境内分布的几十家酒坊,主要沿濉溪古城内的后大街两侧分布,东至老濉河,西到西城门,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长约200米,面积达30万平方米;前大街东西长约700米,南北长约100米,面积达7万平方米。合计达37万平方米。

濉溪,又名濉水,为古代大川,今改名为濉河,已非故道。濉溪镇处于汴水入濉之口,又名口子镇、濉溪口、城关镇。曾是商业繁荣的水运码头、宿州西北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汉建武二十年(44)沛国都相城,颁布“酒榷”,对酒实行专卖政令,垄断经销,以获酒利。1984 年11月,在今濉溪东蔡里荒冢中,发现一个四耳盘口壶,为东汉所造, 内有美酒。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之嵇康、刘伶都是今濉溪县临涣人,且都酷爱饮酒,至今当地酒店仍有书写“嵇康问道谁家好,刘伶答曰此处高”的对联。“斗酒学士”王绩隐居武里山东麓(今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蔡里)时,常以诗酒自娱,并研究当地人酿酒的技艺,著有《酒谱》。宋时,濉溪酿酒更上一层楼,官府在濉溪设立税官,专门征收盐酒税。南宋开禧二年(1206),官府在渠沟设酒税官。元时,濉溪酿酒业成为中原酒业中心。明万历年间,濉溪酿酒作坊有10余家。清嘉庆年间酿酒作坊增至30余家,光绪三十年(1904),津浦铁路开通后, 濉溪美酒大量外销,濉溪的酿酒业得到迅速发展。民国初期,濉溪更是出现了72家酒坊争雄的局面。

依据民国时期濉溪糟坊位置图比对,可判定目前发掘的是明代晚期、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糟坊。至2019年年底,遗址考古共清理了3个糟坊遗址,发现5个蒸馏灶,1个储池,1处制曲房,1处曲池,3处晾堂,40余处发酵池,5口水井,10余条排水沟,20余处房址,3条道路,百余个灰坑。遗址总体按照“前店后坊”的格局,呈现出完整的酒加工生产和销售场景。发掘的区域自西向东分别是信源、魁源、大同聚和祥源4 个酿酒酒坊。考古发掘已经清理出比较完备的酿酒生产设施,能够看出完备的生产流程。魁源坊的生产就在一个比较大的生产厂房,厂房及周边有18个发酵池、2个曲坊,2处晾堂,2条排水沟,还有蒸馏灶、冷凝池、水井各1个。而且,发掘出的祥源、大同聚和魁源3个糟坊的位置, 与文献记载的酿酒作坊能够一一对应,实地考古与文献记载互证,发掘的可信度极强。长丰街遗址是明清时期北方地区比较好的酿酒手工业遗存,聚落布局清晰,坊与坊之间界线明晰。酿造区都集中在一个南北通透的厂区内,酿酒流程对应的遗存格局分为蒸煮区(蒸馏区)、晾晒区、发酵区、制曲区等,界线分明。发酵池种类多样,有砖窖、泥窖、砖泥混合窖以及缸窖等形式。有在太阳下曝晒呈现五颜六色的形态的丰富窖泥, 有存在黄水坑的窖池,反映了发酵技术和酿酒工艺上的差别,同时也体现了酿酒香型风味的不同。

考古发掘共出土遗物600余件,瓷片约1吨,有酒坛、酒杯、酒瓶等与酒相关的器物,也有牌九、鼻烟壶、笔筒等日常生活用具,还有建筑构件和石碑。按形成材料分,有陶器、瓷器、玻璃器、铜器、骨器、铁器、石碑等。甚至有“珠山八友”的陶瓷器作品,还有清代早期宜兴紫砂器。

濉溪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较全面地反映了皖北乃至北方蒸馏酒制作工艺,而且具有范围广、规模大、延续时段长、时代传承有序的特征,极为罕见。已经发掘出酒坊屋基、水井、发酵池、蒸馏灶等遗迹,对深入研究淮北酿酒史与口子窖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如此巨大规模的酿酒遗址和丰富的出土文物,是考证濉溪城市产生与发展、先民生活状况的宝贵资料。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