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俗:行旅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5-05-13 17:14 字号:

旧时,淮北人外出,要选择黄道吉日;出远门前叩拜祖先告知外出原因和方向,祈请保佑;外出前吃扁食饯行。生意人以扁食煮时张开口为吉兆。

轿 轿子多是木板框架。前有布帘,其余三面幔黑布,左右开小窗。轿内偏后处有坐板,前有轼,俗称扶手板。前部为门,门有上下两截的布帘,上帘有小窗,方便从内向外观望。轿分大、中、小轿,小轿二人抬,俗称“二抗子”,中轿四人抬,大轿八人抬,俗称“八抬大轿”。按照传统的等级划分,大轿为官府所用,巨族豪绅婚娶时也可以用。淮北地区习俗,名医出诊,必用轻便小轿请来,接送已嫁出的闺女必雇轿。婚嫁用“四明轿”,丧葬用“引魂轿”,妓女坐轿为“绿呢轿”,囚犯用“无顶小轿”。民间用轿,一般靠租用。

驴 淮北人使用驴作为交通和耕作工具由来已久。驴既能耕作,也能乘骑,每天劳作时间六七个小时都不会有问题。淮北农村的人们骑毛驴去赶集。另外,毛驴适合驮用,所以以毛驴“赶脚”的人很多,农闲时节,很多农民加入了赶脚的队伍,换得收入补贴家用。用毛驴拉磨的时候,要给驴子蒙上双眼。中老年人和妇女,喜欢乘驴出行。

牛 牛是素食动物,食物来源广,适应性强,一头牛的寿命一般十七八年,能很好地适应15℃~25℃范围的任何环境。小家小户一般都能养得起,用牛拉犁种地,繁衍牛犊。牛好养,吃青草,也可以增添麦麸、豆料、玉米等。冬天,牛一般吃麦秸等干草过冬。淮北人主要用牛从事农业生产,也可以套车。

马 相对驴和牛来说,马比较金贵,大多情况是,有钱人家才能养得起马,个别普通农户也养马,但是不多见。马的体格健壮,寿命长, 使役年限在3~15年,奔跑迅速,适合长途旅行。在淮北,马和牛、驴、骡子配套拉车、拉犁、打场。

骡子 骡子是驴和马交配的产物,比驴高大,比马有更好的耐力。对饲料的要求比马要宽松很多,且寿命长,使役年限也长。骡子耐劳苦,抗病力和适应性强,力大而持久,一般用于耕作或驮用。

马、牛、驴、骡子均为传统的交通工具和动力提供者,在过去的生产生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后,随着新生产方式与交通方式的改变,它们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视野,如今的淮北农村,这些大牲口的蓄养已经不多见了。

拖车 最原始的交通工具,需要三头牛拉,主要用来运输生产农具,与地面的摩擦力较大,不适用,今已少见。

大车 用硬木制作的牛车,大木头制成,数百铁钉加固车身,长3 米,宽2米,有四个直径1米左右的木制车轮,农村大型运输工具,需要三头牛拉,使用时一人赶车,一人掌控方向, 用来拉麦、豆子,也可以用来往地里运输粪肥。今天的农业生产已经不使用大车,现存的大车一般都在各类民俗博物馆。

独轮车 俗称“手推车”,淮北人叫“红车子”,在新式运输工具发明之前,独轮车一直是古代重要的运输工具。独轮车比较轻便,可以载人,也可以运输。淮北的独轮车有两种, 一种叫“土车”,车面为一平板,板下有轮子,一人推,上面可以坐2~3人;另一种叫“二把手”,车面中间有一凸形中空木栏,左右为平板,车轮一般在栏下,木栏左右可各坐一人。推车手将把手两端系一带子,挂在脖子上,推车时,要求上身稳、腰里活。

人力车 人力车又叫胶皮车,两个橡胶轮子,上面载一车斗,上有遮阳伞,后有靠背,脚下有踏板。新中国成立前,劳苦的人力车夫从车主处租用,新中国成立后,已不常见。

马车 马拉车,或载人,或运货,是长途货运或者载客的主要工具。马车的历史极为久远,人们乘坐马车穿过乡村大道或古旧的城区街巷寻亲问友,淮北地区曾经有专门从事客运的“马车档子”,收费根据人数、里程、货品的多少计算。随着动力机车的出现,马车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自行车 和全国一样,自行车曾经是淮北老百姓主要的代步工具, 在20世纪60年代,自行车还是个稀罕物,改革开放后家家户户都有置办,也是年轻人结婚必备的“三转一响”之一。现在无论城乡,机动车、电动车成了代步新宠,自行车已经不再普遍。在淮北城市里,还有由政府出资大批量购置的以公司方式运作的城市公用自行车,使用灵活、方便、环保。

船 民国时期,津浦铁路未通车前,人们多乘船出行,船有帆船, 也有动力船,运河水系和入淮水系常有船出航。由于淮北河流大多属于季节河,水上运输时断时续,其后渐渐被陆运代替。南坪港建设完成后,大型轮船可以出入。

手扶拖拉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手扶拖拉机进入淮北农业生产线,手扶拖拉机也是淮北最早使用的动力机车,前两大轮,后一小轮前后呈三角状,车头为一柴油机,驾驶时手握方向。进入21世纪之后,四轮拖拉机逐渐取代了手扶拖拉机。

四轮车 四轮车是在手扶拖拉机的基础上改造而成,车头有四个轮子,挂一节车厢,动力大,车厢也大,使用范围十分广泛。

小汽车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淮北煤田的开发和城市建设的推进, 小汽车出现并逐渐增多。进入21世纪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淮北城乡的小汽车拥有量增长较快。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淮北市汽车保有量超过60万辆。在人均汽车保有量方面,淮北市在安徽省内仅次于合肥,居于第二位。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