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名淮北经济开发区,是1996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由商贸综合区(4.24平方公里)、龙湖园区(7.89平方公里)和新区(17.65平方公里)组成,核准总面积29.78平方公里。2018年7月,经省政府批复同意更名为安徽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重点发展铝基高端金属材料、汽车零部件、现代纺织印染三大主导产业,拥有规上工业企业92家,战新企业46家,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上市企业1家。科技创新动能强劲。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5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4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8个。产城融合宜居宜业。淮北市科创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邮政数智化指挥中心先后进驻,创新资源进一步集聚、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园区“水电气路”基础设施完善,建成118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为产业发展提供便捷空间。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围绕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深化区域评估、“标准地”、综合执法、行政审批等改革举措,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
园区现有安徽华润金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国轩象铝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相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安徽理士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安徽京信电子有限公司、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淮北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安徽明美新能源有限公司、安徽合派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荣盛家居有限公司、淮北宁丰木业有限公司、安徽中意胶带有限责任公司、安徽龙波电气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
土地富足,电力充沛。淮北高新区土地资源丰富,高新区新区拥有30平方公里的规划储备土地,已建成20平方公里。坐落于新区内的平山电厂一期2×66万千瓦机组、二期135万千瓦机组已并网发电,大唐虎山电厂、国安电力座落于高新区新区周边,充分保障了园区企业的用电。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京台高速、泗许高速在高新区周边形成高速公路网,高速出口紧邻高新区新区。新区北部依托青龙山货运火车站、内河码头、传化物流公路港,已成为淮北市最大的仓储物流集散中心。淮北高铁可三小时直达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
科技引领,人才集聚。设立科技扶持专项资金,同时积极为区内科技型企业发展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资金和帮助企业申报专利。淮北市职业教育园区位于龙湖高新区与新区之间的东部新城,总办学规模8万人,规划建设成为苏鲁豫皖地区具有特色和影响的职业教育培训、实习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可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产城一体,宜居宜业。淮北高新区按照产城一体、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同步建设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了工业、公共设施、商贸服务规划空间布局。除发展工业外,高新区新区还将加强对现代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项目的引进和发展,园区配套的科创中心、启航广场、邻里中心将高新区新区打造成为一个产业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工业新城。
政策优惠,服务高效。入驻高新区的科技企业,可充分享受国家、省、市、区相关产业科技发展扶持政策。淮北高新区内设国土、规划、建设、环保、税务等职能分局,实现园区封闭式运行服务,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可为入区企业全程代办土地、工商、规划、建设等手续,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人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