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淮北市电力、天然气长输管道行业重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方案》的通知

淮发改能源函〔2023〕126号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淮北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5-23 09:54 字号:

各县(区)发展改革委,各电力企业,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

根据《安徽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全省油气长输管道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方案的通知》(皖能源油气〔202321号)、《淮北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淮北市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总体方案的通知》(淮安办〔20233号),现将《淮北市电力、天然气长输管道行业重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进一步细化相关措施,切实做好全年重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

联系人:王紫薇,联系电话3053965

  yxk30539650163.com

 

 

 

2023516

 

 

淮北市电力、天然气长输管道行业重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

2023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重要论述和能源安全新战略,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思想引领,通过狠抓责任落实、强化源头管控、加强检查执法、注重宣教培训、夯实基层基础、强化应急管理等措施,全力提升电力、天然气长输管道行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推动电力、天然气长输管行业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意识显著增强;按照三管三必须强化安全监管,聚焦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的精准执法水平显著提升;全市电力、天然气长输管道行业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得到系统治理,确保全市电力、天然气长输管道行业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三、主要内容

(一)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1.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各县(区)发展改革委要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辖区内天然气长输管道和电力设施安全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压实工作责任,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安全生产预控能力与管理水平。

2.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各天然气长输管道和电力企业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企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深入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巡护制度,配备专职人员进行日常巡护,确保天然气长输管道和电力设施安全运行;完善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报送市发展改革委备案,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演练,提升救援水平。

3.开展对动火等危险作业排查整治.深刻吸取近期国内违规动火引发的重特大事故教训,各电力企业要组织开展1次全员安全警示教育活动;要严格履行电气焊等动火作业审批手续,作业人员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明确现场监护人员,严格落实消防安全措施检查和作业过程监督;各电力企业要组织对电气焊设备进行全面安全检查,严禁带病作业,不得使用淘汰或危及安全的电气焊设备。严禁聘用和招请未经安全培训合格、未取得相关证书的人员在特种作业岗位上岗作业,明确谁招请无证人员,谁负责任的管理制度。

4.开展有限空间作业排查整治。吸取近期省内有限空间事故教训,按照《淮北市电力、天然气长输管道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淮发改运行〔202388号)文件要求,聚焦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时段,针对有限空间风险辨识、设施设备设计、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防护应急设备配备和使用、安全教育培训等重点事项,开展全方位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5.强化高后果区管理。充分利用已完成的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成果,督促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及时整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督促天然气管道企业按照一区一案的要求,修订相关应急预案,抄送市发展改革委和应急管理部门备案,并积极组织开展高后果区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建立健全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将高后果区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

6.开展事故应急演练。各电力、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要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其中: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并将演练情况报市发展改革委。各电力、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要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特别要让全体员工熟知安全逃生出口和应急处置措施,及时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处置流程,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强化行业监管部门监管责任落实

1.明确专项整治标准。各县(区)发展改革委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按照工作职责,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的要求,明确重点检查事项,推动本行业领域有关单位结合实际,精准谋划部署、强化工作举措,推动加快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力推进重大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取得实效。各县(区)发展改革委要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定期会商、联合执法、督查考核等工作机制,尤其是专项整治期间要加大信息报送和会商频次,加强督查检查、指导服务工作力度,有针对性地强化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安全监管,着力推动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提升。

2.开展执法规范提升活动。一是针对基层一线监管执法人员组织开展1次安全生产专题培训,提升监管执法人员能力水平;二是持续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执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减少多头重复执法检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三是加大执法查处力度,提高大案要案查办力度,对排查整治不力导致重大事故隐患依然存在或发生事故的,要依法从严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实行一案双罚重大事故隐患长期存在并多次受到处罚的,依法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涉嫌犯罪的,按照行刑衔接要求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3.创新监管和服务方式,切实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各县(区发展改革委要积极运用四不两直、明查暗访、异地执法、交叉互检等工作方式不断提高执法质量,避免走形式、走过场;依互联网+监管等信息手段加强部门间互联互通,对于大数据排查发现的屡查屡犯的企业负责人和重点企业实施精准有效监管。

4.进一步建立健全日常执法检查机制。制定年度督导检查工作计划,适时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开展电力、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安全监督检查全覆盖。强化重要时间节点监管督查。在元旦、春节、五一、汛期、国庆以及极端天气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研究部署,召开专题会议或印发相关通知、开展检查。

四、阶段安排

(一)动员部署(20235月中旬前)各县(区)发展改革委细化明确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或重点检查事项等,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

(二)企业自查和部门帮扶(20238月底前)要认真开展自查自改,建立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台账,并按规定报告。各县(区)发展改革委动员各方专业力量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完成党政干部和安全执法队伍专题培训。组织开展好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淮北行活动。

(三)精准执法(202311月底前)各县(区)发展改革委要聚焦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重点检查事项,聚焦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深入企业、一线开展精准执法检查,严查各类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通过差异化的执法处罚措施强化政企互信,推动企业真查真改并按规定主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

(四)督导检查(202312月上旬前)。期间,市发展改革委将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对相关单位专门专项排查整治行动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五)总结提高(202312月)。各电力、长输管道企业全面总结专项排查整治取得的成效,系统梳理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推动互学互鉴,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制度措施,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各县(区)发展改革委和各电力、长输管道企业要高度重视专项整治,明确有关负责同志牵头抓总,结合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完善专项整治内容,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将贯彻落实情况分别于2023813日、20231213日前报送市发展改革委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