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民心见行动​】淮北市发展壮大乡村振兴车间 助力实现“家门口”就近就业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4-03-12 08:51 字号:

为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建设和发展乡村振兴车间,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实施稳就业提质扩量服务“家门口”就业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23]6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积极引导就业帮扶车间向乡村振兴车间转型发展。把乡村振兴车间建设成促进农民就地就业的“主阵地”、增加村集体经济的“主战场”、实现农民稳定增收的“主渠道”。目前,全市已建立并投入运营乡村振兴车间45个,带动2120余名居民实现“家门口”就近就业,推动车间企业、村级集体经济、农民收入实现“三增收”。

1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为推动我市就业帮扶车间转型发展,成立了推进就业帮扶车间转型工作专班,深入乡镇开展专项走访调研、座谈交流、赴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做法。把加强乡村振兴车间建设作为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发展。研究制定下发《加快推动乡村振兴车间转型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淮北市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本着“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原则,编制淮北市就业帮扶车间发展规划,探索制定就业帮扶车间建设地方标准,与农村改革、生态振兴、绿色发展、乡村治理等有效衔接,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就业帮扶车间向“乡村振兴车间”“创业孵化车间”转型发展

2加大政策扶持,促进转型升级

一是强化政策衔接。整合就业帮扶车间财政扶持政策,在带动就业补贴、工伤保险补贴、技能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等方面为车间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支撑。二是强化指导服务。建立乡村振兴车间明细清单,对已认定的乡村振兴车间统一编号,实现乡村振兴车间动态监管,县区人社部门建立专员联系制度,提供政策补贴申领、用工、培训等专项服务,打通安徽公共招聘网、“三公里”就业圈用工平台信息共享,解决车间用工需求。三是简化认定标准。制定《淮北市乡村振兴车间认定办法认定细则(暂定)》,对吸引就业人数多的就业帮扶车间,根据带动就业人数由县区人社部门分别授予“乡村振兴车间”“乡村振兴示范车间”“乡村振兴工厂”牌匾。目前全市已授牌“乡村振兴车间”9家、“乡村振兴示范车间”8家、“乡村振兴工厂”11家。

3“一村一品”特色,因地制宜发展 
各县区依据当地特色资源,深化服装生产加工、种植养殖、农旅融合等乡村主营业态,因地制宜建立乡村振兴车间。真正做到顾家、务农、挣钱“三兼顾”,形成“企业有效益、村民有工资、村里有租金”多方共赢局面,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和镇域经济发展。

濉溪县临南村就业帮扶车间,在原就业扶贫车间运营基础上转型升级,主要致力于服装的研发、生产与营销,包括羽绒服、派克服、连衣裙等服装得设计和产销,其中产品研发和产品展示地点位于杭州市。帮助当地居民就业76人,其中脱贫户18人,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益4万元。以服务生产为主建立的乡村振兴车间还有相山区淮北秦氏服装有限公司、烈山区淮北盛德服饰有限公司,分别带动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及防返贫监测对象实现“家门口”就业60余人,人均月增收3000元以上,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工薪族”。

烈山古饶镇艾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完善艾草产业链基础设施入手,完成了从“田间到车间再到市场”的“种、储、产、销”一条龙生产模式。与淮北师范大学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艾草研究中心,合作研发具有本地特色、亩产高、质量优的艾草,不断推广品牌效益。拓宽下游产业发展空间,与淮北市中医院、濉溪县中医院等达成长期合作协议。车间运营以来,吸引周边劳动力,为当地返乡妇女、60岁以上的老年人等提供就业岗位120余个,带动草庙村50余户村民种植艾草500多亩,每人每月增收达到3000元左右,让农村老年人通过自身劳动实现了财务自由,减少了家庭、邻里间的“空闲”纠纷。

相山区渠沟镇瓦房村乡村振兴工厂,有效挖掘乡村文旅产业,大力发展草莓等水果独具特色的乡村种植采摘产业,成为淮北市规模最大的草莓种植基地、采摘旅游打卡基地,年产值达600余万元。以“优先雇佣”模式,为农村居民提供就地就近就业保障,吸纳当地及周边 40余名村民进入草莓基地,人均日增收70元。

4健全保障机制,发挥振兴效能

淮北市将进一步加大乡村振兴车间的建设扶持力度,加强日常动态监管,在基础建设、服务环境上着力,加快推进乡村车间快速发展,切实提高资产利用率、居民就业率,推动乡村车间变为发展车间、致富车间。一是强化服务指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政策补贴申领、用工、培训等专项服务制度。鼓励乡村振兴车间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并给与社保补贴,对培育或采用优良品种、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的乡村振兴车间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给与补贴。二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专员联系制度,依托数字化车间平台调度车间运营,对乡村振兴车间进行动态监管,促进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大力支持乡村振兴车间建设和运营,促进农村居民就近就地就业。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大力挖掘总结乡村振兴车间好经验好做法,推广典型经验做法,讲好乡村振兴故事,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