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家政行动方案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商务局 发布时间:2022-06-24 19:19 字号:

一、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聚焦家政这一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突出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主线,围绕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高水平家政服务的迫切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标省内外优秀标准和先进经验,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强化诚信、健全标准,规范管理、示范引领的推进思路,力争到2025年,全市累计培训家政服务人员5万人次,新增家政服务人员1.32万人;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延伸覆盖全市所有县(区),员工制企业数5家以上;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县(区)覆盖率100%;鼓励家政品牌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支持中小家政企业做专做特做新;家政服务企业和人员信用信息实现全量归集,线上家政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建成,线下家政服务综合服务网点稳步推进,全面推行一人一码(牌),推进全市家政服务行业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品质化发展。

(二)阶段目标。2022年,培训家政服务人员2万人次;培育4家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推进中介制家政服务企业规范转型,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县(区)覆盖率达到100%;推行一人一码(牌),建立家政服务企业和家政服务人员信用评价制度,按照自愿原则,开展家政服务企业和家政服务人员星级认定,遴选5家市级优秀家政服务企业、30名市级优秀家政服务人员。

2023年,培训家政服务人员2万人次;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县(区)覆盖率超过100%;继续推行一人一码(牌)和星级认定工作;遴选5家市级优秀家政服务企业、30名市级优秀家政服务人员。

2024—2025年,巩固提升工作成效。

二、工作措施

(一)提高家政人员素质,推动家政服务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1. 强化技能培训。压实家政服务企业培训主体责任,将提高职业道德作为培训的必需内容,支持家政服务企业对新上岗家政服务人员开展以家政服务通识为主的岗前培训。统筹抓好人社部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工会技能培训促就业行动以及妇联巾帼创业就业培训、家政行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等项目,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以提升职业道德、服务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回炉培训,在岗家政服务人员每两年至少参加1回炉培训。推动岗前培训与就业挂钩、回炉培训与技能等级认定挂钩。2022年,开展岗前培训8000人次,开展回炉培训1.2万人次。

2. 拓展学历教育。支持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招生向家政、育幼、养老、健康服务等领域倾斜。到2025年,力争全市2所职业院校开设相应家政服务专业。免费提供省继续教育网络园区课程超市平台家政服务类课程。

3. 开展等级认定。支持家政服务企业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烈山区中等专业学校等开展校(院)企合作,共同研制有关行业标准,推广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积极推进全市家政服务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畅通全市家政服务人员技能成长发展路径。

4. 推进产教融合。支持淮北市惠平家政保洁服务中心与淮北各高职院校深度合作,探索开展政府+院校+龙头家政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培训基地模式,联合开展家政、养老、护理等人员订单式和定向式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打造淮北政校企合作示范项目和家政就业培训基地。

5. 组织技能竞赛。由市商务局牵头,联合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妇联、团市委等部门,组织开展淮北市家政技能竞赛,通过各类家政服务技能竞赛,树立行业典型,展示行业风采,对符合条件的获奖人员,择优推荐参加五一劳动奖章、金牌职工、技术能手、五一巾帼标兵、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建功标兵、青年岗位能手等评选,提升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

(二)壮大家政市场主体,推动家政服务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6. 支持提档升级。支持现有员工制企业提档升级,通过从资本市场融资、品牌输出、特许经营等方式扩大企业规模,拓展服务网络,下沉社区设立服务网点。引导中介制企业向员工制企业转型发展,定期举办家政服务供需对接会,开展劳务输出、家政培训、家政孵化+就业、行业交流等活动。2022年,全市发展员工制企业4家,县(区)覆盖率达到100%

7. 强化示范引领。扩大惠平家政淮海大嫂等家政品牌影响力,培育具有区域引领和示范效应的龙头企业。树立家政行业先进典型,对优秀家政员自强不息、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宣传正能量,传播好声音。结合全省家政企业和家政人员星级认定标准,每年对全市家政行业开展一星至五星级评定,并实行动态管理。2022年,遴选5家市级优秀家政服务企业、30名市级优秀家政服务人员。

8. 深化区域合作。招引江浙沪等发达地区知名家政企业来淮投资开设家政服务网点。借助长三角家政服务联盟、淮海经济区家政服务联盟平台,支持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与有关地区建立劳务供需合作机制,开展区域间家政服务业交流合作。落实商务部等部门《家政兴农行动计划》,将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同乡村振兴有效结合,提升家政服务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成效。

(三)优化家政发展环境,推动家政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9. 优化信用信息服务。依托商务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全量归集家政服务企业、家政服务人员基础信息和信用信息。打通家政从业人员职业背景信息验证核查渠道,按规定向社会公众提供家政企业、从业人员等的身份认证、信誉核查、健康信息、信用报告等服务。

10. 强化信用管理。建立和完善家政服务企业、家政服务人员个人信用记录注册、跟踪评价和管理制度。基于商务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建立家政服务联合奖惩体系。全面推行使用家政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家政服务三方权利义务关系。家政企业应与消费者签订家政服务协议,公开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明确服务内容清单和服务要求。

11. 健全标准体系。淮北市惠平家政保洁服务中心先后制定实施《家政服务信息管理规范》《家政服务安全管理分类》《家政技能竞赛服务规范》等3项省级和地方家政行业标准的基础上,鼓励全市家政服务企业在服务质量、服务保障、服务评价等方面研制更多的家政服务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大力推动《家政服务信用档案建立基本要求》等行业标准实施,提升家政服务标准化水平。

12. 推行亮码(牌)上岗。建立家政服务人员全员持证上岗模式,由家政服务企业组织家政服务人员在商务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登记基本信息,家政服务人员承诺填写信息真实无误并授权征信查询,委托第三方负责审核信息,系统自动生成二维码,按照一人一码(牌),实现家政服务人员上门亮码(牌)客户扫码评价全流程闭环功能。

13. 强化服务保障。加强家政行业组织建设,指导市家政行业协会在行业规范、培训竞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标准化建设、协调劳动关系、会员维权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严格落实家政服务员分类体检制度,支持家政企业组织家政从业人员开展体检并办理健康证明。推进家政领域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鼓励家政服务企业为员工投保意外伤害保险和职业责任保险。

(四)创新家政服务模式,推动家政服务便民化、数字化发展

14. 搭建线上服务平台。支持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与有实力、信誉好的网络平台对接,整合我市家政企业、家政人员、家政项目等信息资源,积极搭建淮北市放心家政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网上下单、网上运行、网上支付、网上评价等功能,对家政服务价格、服务程序、服务质量等实行统一监督管理,促进全市家政服务行业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15. 创新线下服务模式。探索建立放心家政便民服务圈,以放心家政五进(进社区、进医院、进学校、进物业、进养老机构)为依托,建立放心家政线下综合服务网点,引导家政企业按需制定服务供给菜单,建立便捷畅通的消费评价机制,全面打造家政五进服务新模式。

16. 探索拓展新兴服务。结合家政服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在做好一般家政服务、育婴、养老、护理、保洁等传统家政服务提质扩容的同时,加快推进家政行业与物业、洗涤、养老、托幼、配送、助医等融合发展,延伸服务链条,拓展服务外延,细化服务内涵,鼓励发展管家、理财专家、心理陪护、健康管理等新兴家政服务。支持家政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

三、政策支持

(一)全面落实安徽省《放心家政行动方案》相关政策

1. 落实财政支持政策。优化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将家政服务相关职业(工种)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范围,按职业工种给予500—800/人次的培训补贴。落实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稳岗返还、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吸纳脱贫人口就业的家政服务企业,按规定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

2. 落实税费减免支持政策。落实国家关于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税费优惠政策。落实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及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支持依托政府投资建设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场地)设立家政服务网点,对租赁费用给予减免。

3. 加大金融保险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为信用状况良好且符合条件的家政企业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探索推广契合家政企业生命周期的金融产品。对员工制家政企业购买企业保险和员工制管理员工保险给予补助。

4. 落实其他有关政策。家政企业在社区设置服务网点,其租赁场地不受用房性质限制,水电等费用实行居民价格。将符合条件的家政服务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

(二)制定我市扶持家政服务业发展相关政策

制定我市加快家政服务业发展政策。市级财政统筹使用就业补助资金、地方人才经费和行业产业发展经费等对家政企业自行开展各类培训、家政企业或行业协会搭建全市线上家政公共服务平台、商务部门开展市级家政行业星级评定、员工制企业组织家政人员开展健康体检并办理商业保险等项目给予适当补贴。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