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民营经济在2019年全省民营经济单项考核中提升5个位次

浏览次数: 作者:张锦 信息来源: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0-09-14 08:54 字号: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特别是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实施《淮北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民营经济扩量提质、转型升级,一批批民营企业不断孵化、壮大,成为淮北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引擎。2019年我市民营经济在全省民营经济单项考核中提升5个位次。

一是突出主体培育打造发展新优势。突出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是经济做大做强的主要途径。通过实施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建立小微企业—“四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小巨人”梯次培育机制,推动“小升规”。2019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4家,其中“小升规”13家。推进专精特新发展,科宝生物获批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九天测绘成功在“新三板”挂牌;新增43家科创板和7家专精特新板挂牌企业,12家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全市现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6家。推进提质增效,华孚时尚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企业库,理士电源晋级国家级绿色供应链,金龙机电、金力泵业等5家企业产品获安徽工业精品,徽香昱原等3家企业获批省级数字化车间,全市25家(个)民营企业(项目)获得省级以上“五大制造”荣誉。

二是优化服务供给聚合要素促发展。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不断搭建平台、破解难题、优化环境,进一步强化支持、补齐短板,加固底板,目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市转型发展、追赶超越的重要增长极和主要生力军。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一网一门一次”“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等措施落实,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同比精简60.3%,收费项目精简56%。健全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4个,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创业、技术、培训、融资等普惠服务。完善民企服务机制,设立市领导联系工业企业秘书组,市、县区、开发园区分级帮扶企业。疫情期间,经市委同意,市委组织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下发《关于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选派联络服务干部的通知》,向590家企业选派547名联络服务干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中用工、资金等问题581个。深化“四送一服”,2019年,全市促成要素项目对接3117个,帮助解决问题708个。

三是精准纾困解难排忧解难暖企心。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可避免给经济发展带来冲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我市统筹好防控与发展,因时制宜、因势利导,开展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行动,拿出更加精准、更加解渴的政策供给,切实帮助各类市场主体恢复活力。针对产业链供应链保障不到位问题,我市将关键原辅料、生产设备、零部件、生活必需品纳入应急保障范围,通过工信部等途径为106家企业协调解决产业链配套问题118个。针对防疫物资供应不足问题,协调解决防疫口罩40余万只、消毒物资20余万吨,鼓励亚太洗涤、皇苑制衣等17家企业新上设备转产消杀、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举办复工复产企业防疫物资供需对接云发布会,建立了防疫物资供需对接信息平台。针对中小企业流动资金普遍紧张问题,举办银保担企政策云发布会,组织金融机构进园区银企对接会,扩大“税融通”“续贷过桥”“无还本续贷”业务覆盖面。上半年,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制造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增加29.69亿元和6.16亿元。针对员工返岗不足、企业缺工问题,疫情期间举办网络招聘会217场,帮助全市企业新招工7380人,点对点专车运送返岗人员3.67万人。

四是强化政策扶持支持经济稳定增长。抓好政策衔接。相继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源创客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作方案》《淮北市关于加强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淮北市关于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扶企力度。疫情期间,市政府办公室及早出台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12条”、促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供应等若干政策措施 “政策包”,依法依规开展大规模减税、减费、减息、减租、减支“五减”行动,“减、缓、免、奖”扶企业。及时梳理中央、省、市36条政策,印制《疫情防控期间惠企政策汇编》发放到企业。狠抓政策落地。指导帮助企业向上争取支持,2019年帮助企业获制造强省建设政策奖补金额5337.9万元、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奖补资金1909.8万元;208个项目获市促进新型工业化政策奖补资金5066.6万元。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