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一座煤城的“绿色逆袭”

浏览次数: 作者:安徽日报记者 丁贤飞  通讯员 黄顺 信息来源:淮北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5-28 18:31 字号: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抬头望去,是晴空万里的“天空蓝”。

层峦叠翠,碧波荡漾——放眼四顾,是心旷神怡的“生态绿”。

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中,淮北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局,在加快转型发展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今,这个老工业城市正在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新征程上奋力书写新篇章。

文明之城、好人之城、诚信之城、生态之城、平安之城、绿色低碳之城、创新创业之城、智慧之城……今天的淮北,一张张金名片熠熠生辉。

抓创新

激发转型发展强大动能

众所周知,陶瓷比钢铁硬很多,但很脆,一摔就碎;铝是常用轻金属,但很软,一掰就弯。上海交大王浩伟教授团队则让铝里“长”出陶瓷,具有高刚度、高强度、高抗疲劳、高阻尼、耐高温、低膨胀、低密度等诸多优异性能,在军工、航天、航空、民用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空间。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在安徽创新馆仔细察看了陶铝新材料展品,给予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面对亟待破解的转型难题,淮北市瞄准省委提出的“34155”目标要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政策机遇,加快段园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和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坚持创新驱动招商带动“合力并进”,推进“产业赋能、园区赋权、部门赋责、企业赋力”,打造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

“五群十链”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以碳基、铝基、硅基、生物基、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持续在“快车道”上提质增效,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数量全省居前。

2020年,淮北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30.7%,居全省第一位,高于全省12.7个百分点。全市入库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23家。“科技创新催生产业发展新动能”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典型案例。

在淮北,正在发展壮大的陶铝新材料产业备受瞩目。淮北市陶铝新材料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现有涉铝企业8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2020年完成产值156.4亿元,同比增长12.4%。近3年基地产值增速为19.15%。“高性能陶铝活塞产业化”项目入选科技部重点专项,航空材料用锭、汽车轻量化等产能正加速释放。

精心培育发展“新字号”的同时,淮北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升级“老字号”。三次产业结构2020年为7.2∶41.7∶51.1。淮北市从挖煤卖煤的“煤黑子”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者。

优环境

夯实转型发展绿色根基

今年“五一”,濉溪古城改造后正式迎客。南大街、石板街、乾隆湖……古城及其周边的美丽风景让八方游客为之倾倒。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乾隆湖景区曾是濉溪县中心城区内最大的采煤沉陷水域。经过综合治理,乾隆湖旧貌换新颜,成为独具特色的城市花园。

在淮北,“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城市风貌令人心驰神往。

俯瞰淮北,呈“川”字形分布的相山、泉山、龙脊山,峰峦起伏、峰壑争秀,既是城市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100平方公里的城区中心湖带“六湖连珠”。尤其是碳谷湖、绿金湖、南湖三湖景区被一条绿道串联起来,形成城市核心景观区。骑着单车,沿着一条绿荫道路就能欣赏三个湖。

“开门即见绿,醒来听鸟鸣。”这曾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梦寐以求的事,如今在淮北市民看来再寻常不过。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淮北的山是石质山,不宜造林。石质山地在淮北多达19.8万亩。为了让石头缝里长出大森林,淮北人立下愚公志,代代来相传,独创的“七步造林法”石质山绿化经验,让一座座“秃山”变为森林公园。淮北先后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淮北本没有湖。建市60余年来,淮北累计为国家供应原煤10亿多吨,鼎盛时期年产量接近3000万吨。但地下水降落漏斗区也达300平方公里。为了让“疮疤”变“美景”,该市积极破解采煤塌陷区治理难题,加快实施河湖连通工程,累计治理塌陷区18.63万亩,还捧回国家11家部委和单位联合颁发的第十届“中华环境奖”优秀奖奖杯。

促共享

牢记转型发展初心使命

在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淮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转型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近年来,淮北民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始终保持在80%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多年高于GDP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淮北从文明创城梦到开通高铁梦,从拥湖发展梦到淮水北调梦……六个美好梦想变成现实。特别是22年持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终以全国第三、全省第一的成绩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谋全局,“多规合一”,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的问题,将“公园城市”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城镇化率达65.88%,居全省第四、皖北第一。

落细处,解决老百姓关注的历史遗留“难办证”问题11万户,改造棚户区14万户,房企破产和解“淮北模式”写入最高法工作报告。淮宿蚌高铁、淮阜高铁等项目开工建设,城乡一体化公交在全省率先实现一元钱“村村通”。

看长远,高标准推进东部新城、南部次中心、高铁新区、凤凰新城、双堆集中心镇新城等新城新区建设,农民进城,人口集聚;积极推动城市大脑建设,完成937类、13亿条数据整合归集。5G实现全面商用。

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推行“一组一会”党建引领下的乡村善治之路,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淮北版。

牢记初心使命,以淮海战役“全民动员全面动员全力支前”精神推进脱贫攻坚,全市2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连续10年获评全省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先进市,“皖北最稳定的城市、全省最稳定的城市之一”局面持续巩固。

……

这片土地的巨变,值得以历史的眼光细致打量。

新时代的春天里,淮北在更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征程上加快奔跑。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热点新闻